用心用情用力精准脱贫携手并肩共建美好生活 西安市追赶超越创一流扎实苦干争第一
长安区的花海梯田成为众多游客记忆里的明珠。
幸福的日子舞起来。
今年以来,西安市脱贫攻坚工作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全市动员,狠下“绣花”功夫,用心、用情、用力促脱贫,做到精准帮扶和巩固提升同步推进,问题整改和年度任务“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年度省考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在全省第三季度市际交叉检查中,西安市名列全省第2名,5个省考区县全部进入全省前15名,开创了全市***、精准脱贫的新局面。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巩固率达到100%
一是认真做好扶贫对象监测和动态管理。将低保户、危房户、残疾人户、重病户等群体作为重点,确保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二是探索实施“五带十送”扶贫帮困机制。“五带”就是干部结对带贫困户,党员带贫困户,致富能人带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带贫困户,龙头企业带贫困户。“十送”就是送爱心、结穷亲,送物资、保生活,送清洁、养习惯,送健康、去疾患,送技能、强本领,送岗位、促就业,送生产、增收入,送政策、帮落实,送文化、树理想,送信心、扬志气。通过“五带十送”积极开展联系、服务、助困工作,帮助解决贫困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启动实施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三达标三补齐”工程。在贫困村、贫困户全面通水、通电的基础上,专项安排43个大型动力电提升项目、贫困村机井通电项目、10千伏农网改造项目,满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用电需求。省定贫困村通村水泥(沥青)路覆盖率已达标。今年安排建设的25条通村公路全部完成年度进度。
四是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针对非贫困户,以乡村振兴战略和“五美”建设为引领,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普惠政策落实。对建档立卡脱贫户建立党员干部包抓访查制度,村组干部、党员每周上门一次,围绕政策落实、困难问题解决等方面,开展“八访八查”。认真落实“摘帽不摘政策”“脱贫不脱帽”,攻坚期内继续享受扶贫政策,促进全面发展,防止返贫。在省社情民调中心组织的全市公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群众满意度较去年提升8.98%,两代表一委员满意度较去年提升22.7%。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紧盯“精准识别率达到100%”的工作目标,按照“七步程序”的要求,综合研判“九种情形”,对全市农村户籍人口进行全面排查,精准确定贫困村,在册贫困人口等数据。紧扣“三精准”、坚持“五结合”,认真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严格落实按照“两评议两公示一对比一公告”的程序,扎实开展对象核实、信息采集、系统标注等工作,新增482户724人,返贫81户214人。今年全市没有减贫任务。
凝聚力量实施驻村帮扶
一是强化驻村联户工作。整合全市帮扶力量,派出497支驻村工作队和24020名帮扶干部开展驻村扶贫,为190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全覆盖。安排1120家企事业单位参与脱贫攻坚,按照“一村一册、一户一法”方略,用心用情用力帮扶。
二是建立“两区帮一县”机制。对片区县周至县和革命老区县蓝田县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安排一个开发区加一个经济发达区县全面帮扶一个贫困县,今年参与帮扶的未央区、高新区、经开区等城区政府和开发区均已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以上。
三是建立三大帮扶体系。全面落实省上“3+X”帮扶体系,做到“一企帮一村”“一(医)院帮一村”“一校帮一村”。全市已有55家商会、2200家以上各类企业和市场主体进村开展帮扶。
四是加强乡风民风建设。创新村组治理形式和载体,用好“一约四会”,发挥村民自治、乡贤管理作用,建设美丽乡风。通过开展“乡贤论理、榜上亮德”“星级文明户”“我脱贫我光荣”等评选活动,用身边典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向上向善。
五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树立“党建+”思维,成立临时党支部和脱贫攻坚队,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镇街包村干部和村两委会成员等“四支力量”进行有效整合,190个贫困村建起了临时党支部。
资金保障强力推进
一是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出台《西安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20余个制度文件。联合开展专项扶贫资金检查6次,整改3大类10个问题。
二是全力保障资金投入。中央及省市县四级财政专项扶贫投入5.83亿元,市本级投入2.93亿元,较上年增长43%。市财政安排用于农村救助和帮扶方面的大口径资金11.8亿元,较上年增长29%。5个省考区县共投入1.72亿元,较上年增幅均超过20%。
三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实行支出周报制,一年以上结余结转资金全部消化。全市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支出进度达98%。
四是加大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周至县整合各级各类专项资金65项,总额3.84亿元,占应整合资金的96%。
五是合力推进金融扶贫。5个省考区县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8438户,放贷金额2.19亿元,获贷率达到100%。
“八个一批”扎实推进
1.产业扶贫实现全覆盖。确定了乡村旅游、苗木花卉、中蜂等8大扶贫主导产业,目前全市已落实产业扶贫项目1031个,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园区增加到276个,累计带动贫困人口9739户20514人,涌现出周一村猕猴桃合作社、胡家庄村葡萄合作社及福地牧业等一批产业扶贫典型。
2.健康扶贫落实有力。完善“四重保障”制度,贫困人口实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通过“一站式”结算2626人次。实施“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将38种慢性病患者门诊报销封顶线提高20%。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落实各项救助3956人次,补(救)助资金1230余万元。对18个乡镇卫生院和110所镇村一体化示范村卫生室进行改造提升,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部达标。
3.安全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19个,开工率达100%,“三项协议”签约实现100%。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开工5000户,竣工4460户,开工率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117.7%。在中央、省上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普遍提高补助标准。
4.就业扶贫成效显著。启动实施转移就业拓展、自主创业扶持、职业培训赋能、社保能力提升、人才智力支撑和公共服务优化等6大工程。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795人,占年度目标的110.93%。开展创业服务1300人,组织技能培训5100人,为5312人提供劳动维权和法律援助。征集就业扶贫公益专岗1090个,推广实施“扶贫工厂”“扶贫车间”帮扶模式。
5.教育扶贫实现零辍学。全面保障贫困户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全市建档立卡户义务教育段学生辍学率为零。下达学前、义务、高中、中职、高校等资助资金2.49亿元,受助学生19.6万人。积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拨付资金8911万元,惠及学生38.9万人。加大资金倾斜力度,投入4.24亿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启动建设268所学校,完成181所。
6.兜底脱贫实现全保障。将符合低保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并提高低保标准至4800元,发放保障金2.4亿元。扩大保障范围,将2017年新认定的在册贫困户全部纳入医疗救助的重点范围与低保户同等对待,全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五个角色”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一)统筹谋划建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市委提出的“12345”目标,紧盯脱贫攻坚7大短板,组织市级八办两组力量,研究制定《西安市补短板工作方案》;围绕省上一系列制度的精神要求,先后研究制定出台《西安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西安市驻村联户工作管理细则》《西安市脱贫攻坚工作督查考核实施细则》《西安市关于进一步深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制度,“四梁八柱”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二)紧盯整改夯基础
针对今年中央反馈、省上通报和西安市自查出的各类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办结销号制度。通过组织召开整改工作动员会、深入一线进行督查,督促整改工作落实。对全市农村户籍人口进行全面排查,精准确定贫困村,在册贫困人口等数据。认真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出台《档案资料规范导引》,召开全市现场会、培训会,规范指导区县、镇街、村、户四级档案资料整理。目前,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特色做法创亮点
学好六盘水经验,创新探索四种改革路径经验,做到联产联业、联股联心,董岭村“三变”改革成为亮点,全市205个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树立“党建+”思维,在周至县竹峪镇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联合党委,形成了集中连片脱贫致富工作格局;绘制“1+5+X”“民情地图”14826张,建立649505户民情档案,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沉下身子、吃透民情,打通了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四)强化宣传造氛围
注重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多方位、立体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宣传,各类媒体刊发报道4000余篇次。制作“口袋书”“一口清”等宣传资料,刊发《西安市脱贫攻坚工作动态》,开通了《西安市脱贫攻坚专报》微信公众号,在《西安日报》、西安电视台设立专栏开展政策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首次组织参加杨凌农高会脱贫攻坚展览,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省扶贫办主任王卫华等领导及全市3.5万名帮扶干部、贫困户、非贫困户专程到西安馆参观交流,全市关注、关心、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氛围日益浓厚。
(五)督查考核抓落实
将脱贫攻坚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周报告、月例会、季点评”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市级督导检查,常态化暗访检查。发挥社会和媒体监督作用,利用西安电视台《每日聚焦》栏目、《西安日报》脱贫攻坚专栏,集中曝光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西安市脱贫攻坚工作执纪问责办法》,强化执纪问责。配合市纪委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市追责问责924人。
下一步,西安市将继续聚焦扶贫短板,不断提升脱贫攻坚的实效和水平,围绕实现“12345”目标,用好扶贫“十招”,打造“五个美丽”示范,确保2018年底,周至县脱贫摘帽,142个贫困村达标退出,在册贫困户全面实现稳定脱贫,为全省脱贫多作贡献。
新闻推荐
黄国强摄陈信宏摄党的十九大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守护三秦大地的“绿水青山”点亮了灯塔。2017年,西安市实施“五策治水”,举全市之力、以铁腕作风推进水生态文...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