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农村娃吃上了营养餐

商洛日报 2017-06-02 07:50 大字
“面很好吃,我已经吃了第二碗了,有的时候我能吃三碗!”5月31日中午,二年级学生张碧驰一边飞快地扒着碗里的面条一边说,这个西安市周至县骆峪九年制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成长期。5分钟不到,一碗面条就见底了。

小脸胖乎乎的张碧驰家在秦岭北麓,爸爸在新疆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平时的生活主要由妈妈照顾,他每天在学校吃早饭和中饭,晚饭回家吃。

记者在学校食堂打饭的窗口看到,一大盆陕西传统卤面,里面的拌菜有猪肉、鸡蛋、西红柿、青菜、香菇、豆腐、茄子等。校长黄利娃说,陕西娃爱吃面,一般每周一、三、五中午吃面,按照规定,面食需要搭配各种肉类和蔬菜不得少于10种。每周二、四中午吃米饭,一荤一素一汤,肉类每人平均不低于50克。

食堂外的墙上贴着营养餐食谱:周一是卤面;周二是米饭菜(包括土豆丝炒肉、青椒炒木耳、西红柿鸡蛋汤等);周三是麻什(陕西的一种面食,配以多种肉菜);周四是米饭菜(包括红烧草鱼、酸辣土豆丝、紫菜蛋花汤等);周五是炸酱面。

这所山区学校学生就餐的餐厅宽敞明亮干净,桌子摆放整齐,墙上贴着各班就餐区的标识,饭前食堂工作人员会把餐具和饭摆放在桌子上,开饭时,学生们排队按顺序就餐,井然有序。

据周至县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周至县是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国家级试点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农村义务段学生特别是一些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到了营养餐带来的实惠。中央财政每天给每个学生补助4元钱,县财政每生每天补贴0.21元,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吃到可口、热乎的营养餐。

“好吃!我就喜欢吃学校里的饭!比家里做得都香。”和张碧驰不一样,三年级一班的马朗青因为父母都外出打工,寄宿在校,他的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里吃。马朗青告诉记者,早上他吃的是肉夹馍、稀饭和豆芽菜。

记者看到,学校给寄宿生准备的晚饭是馒头、绿豆稀饭和炒土豆丝、凉拌黄瓜。

校长黄利娃说,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现有学生632名,其中寄宿生268名,学生来自周边12个行政村。有不少孩子是家在山里,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孩子们在学校吃上了营养餐,家长们也放心多了。

据了解,为了让学生们吃得营养安全,教育局会给学校提供科学营养搭配的参考食谱,米面粮油和鸡蛋牛奶等都集中配送,肉菜也定点供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每月还要随机抽查两次。

陕西省教育厅介绍,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2011年11月,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并率先在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县开展国家试点工作。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陕西省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周至等43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全面启动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同时将2009年秋季开始已实施两年多的“蛋奶工程”与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并轨,在陕西其余县(区)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其中国家试点县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试点县所需资金由省与市县共同承担,到2013年地方试点县达到40个县(区),2014年又扩大了24个县(区),实现了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2012至2016年,中央和陕西省财政累计投入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资金达55亿元。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状况持续好转。截至2016年底,营养改善计划惠及陕西省107个县(市、区)的230万名学生。

(新华社西安6月1日电)(新华社记者 许祖华 梁娟)

新闻推荐

“公益福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资助金陆续发放150万元福彩公益金资助千名留守儿童

5月24日,陕西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团省委和省福彩中心联合开展的“公益福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在西安市周至县九峰镇中心小学举行了简朴的资助金发放仪式,省民政厅副厅长戈养年、团省委党...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