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英】天水鸿盛社及其秦腔脸谱艺术
【撷英】天水鸿盛社及其秦腔脸谱艺术
王贵林
天水鸿盛社,为天水市秦州区一个古老的秦腔戏曲班社,有百年发展史,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个时期。前后有六任班主,四代演员,两百多名艺人,为当时陇东南地区首屈一指的专业秦腔戏班,在陕、甘、宁等地享有盛誉。
天水鸿盛社秦腔艺术因地缘、亲缘关系得以传承有序,并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戏曲艺术,如有“套管子”式的编导方式、民歌小曲韵味的唱腔、底蕴深厚的曲牌、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独特鲜明的脸谱,还有近千余本的演出剧目,有些自编连台本戏为该社所独有。新中国成立后,该社编演了《婢女恨》《家庭痛史》《白毛女》等十多部进步剧目。遗憾的是由于鸿盛社许多技艺的传承多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因班社的解散和老艺人的相继故去而消失,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因亲缘关系传承了下来。
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造型经几代艺人的传承、积累、创新,逐渐形成了古朴大方、粗犷豪放的风格:笔法细腻而不失大气,色彩绚丽而不显芜杂,造型独特而具雕镂之美。天水鸿盛社花脸戏较多,脸谱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主要集中在《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以及《列国》等自创剧目戏曲人物当中,目前尚存300多副。天水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对鸿盛社脸谱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如皮影、木偶艺术、书画、彩塑、陶艺、雕漆艺术等,还有传统民俗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鸿盛社脸谱的形成。2008年,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水鸿盛社花脸演员众多,就传承关系上讲,其独特性因天水籍花脸演员的技艺传承决定了鸿盛社脸谱的原生态。在这些演员当中,有些人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第一代演员的温银水、陶大净、安甜醅、魏大净等,他们的花脸艺术可以说是鸿盛社脸谱的根;第二代演员中有李映东的师傅赵毓华、郝来山、安长龙、吴三狗、杨盛民等;第三代演员中的李映东等。按照师承关系和对鸿盛社脸谱的影响来讲,李炳南、赵毓华、李映东在鸿盛社的地位最高、时间最长,他们在鸿盛社脸谱传承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代传人李炳南,陕西周至县人,工须生和花脸。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率班到天水,与当地魁盛班合并,取名西秦鸿盛社,成为第一任班主。1917年率班一路西行,在兰州演出时,首演《洪羊峪》一剧,轰动一时。他嗓音洪亮,且戏路宽广。他还主持排演了《三国》《封神》《列国》等连台本戏,使鸿盛社演出久盛不衰。
第二代传人赵毓华,天水市三阳川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西秦鸿盛社,师承李炳南。他天赋高,又有创造性,在吸收李炳南脸谱艺术基础上,还吸收了几位原魁盛班的演员和西和县的罗树德脸谱艺术,并有所创新,由他勾画的脸谱笔画细腻、形象粗犷威风,极富雕塑感,对鸿盛社脸谱的发展做出了总结、创新、传承的重大贡献。
第三代传人李映东,天水市秦州区人,成长在鸿盛社“梨园世家”。他主持戏班时,发掘和整理了许多戏曲传统剧目,培养了一批戏曲演员,为天水市戏曲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他自幼非常喜爱戏曲艺术,文化底蕴深厚,功底扎实,表演细腻,擅长诗词韵白,演出剧目丰富多彩。由他传承和创新的鸿盛社秦腔脸谱达数百副,其中赵公明、三教主、方腊、项羽等百余副脸谱,粗犷大方、用色讲究、内容丰富、谱式分明,极具地方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民间戏剧舞台艺术佳品,至今被省内外剧团所珍藏使用。他于1995年开始将脸谱技艺及脸谱300余副传授给外孙女婿王贵林。
第四代传人王贵林,天水市武山县人,2008年被确定为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的第四代传承人,熟练掌握了数百个鸿盛社脸谱绘画技法,精通纸制、泥塑工艺脸谱制作技艺,还深入研究鸿盛社及其他戏曲流派脸谱艺术的理论知识和历史渊源,他所继承的这些丰富多彩的戏曲脸谱,是天水鸿盛社曾经辉煌的最好见证。
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充分展现了天水乃至甘肃陇东南民俗地域特征,为研究秦腔及我国其他戏曲脸谱的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也是天水深厚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写照。时至今日,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能够传承下来,并作为一项独立的民间艺术被人们所青睐,希望它有朝一日能够重登戏曲舞台,重现昔日风采。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牧钊记者葛兰)5月20日晚上9时许,周至警方接到报警称,由24名社会爱心人士自发组成的公益志愿者队伍,在经过周至县厚畛子辖区时,有5名来自西安的扶贫志愿者因擅自改变返回路线...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