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线下线上差价大 老人权益难保障 市消协公布去年十大维权案例

西安晚报 2017-03-09 11:22 大字

低价

装修

东方IC 供图

实体店电脑比网上贵了近2000元、老人花4万余元购买旅游权益,出游前却被告知要有人陪同……去年一年,西安消费者遭受了不少憋屈事。在“3·15”来临之前,市消协公布了去年十大维权案例,为消费者维权提供参考。

线下线上价不同

实体店电脑贵了近2000元

去年10月,消费者田先生轻信商家,在百脑汇商城购买了一款商家推荐的5000元电脑。可电脑提回家后,田先生上网查询却发现只卖3000余元,他非常气愤找到商家,要求退货被拒。投诉至市消协,最终商家为田先生更换电脑。

点评: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电脑,不要一味听推销员的话,付款前先查询市场价等信息,警惕行业黑幕。

求医心切 

八旬老人购买保健品6万元

80岁的杨师傅患有脑血管疾病,去年7月接到自称“国际心脑血管康复中心”电话,声称销售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只有中央领导人才能用。求医心切的杨师傅,一下子买了6万元药品,但服用后开始胃痛,打嗝,身体严重不适,停药后不适症状慢慢消除。退药无果后,杨师傅投诉到市消协,经调解商家全额退款。

点评:老年人购买药品和保健品上当受骗,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投诉总是高居不下。市消协提醒,老年人消费时应保持清醒头脑,不要一味听信商家宣传。

旅行住地被狗咬

出行安全要记心上

张女士去年6月花200余元报了个两日游的旅行团,到达目的地后第二天,就在住地附近被两只狗追咬,导致腿部严重受伤,接下来的行程因伤也无法进行。虽然旅行社承担了医药费,但消费者提出退团费并赔偿,协商无果后投诉到市消协,商家退赔消费者400元。

点评:消费者出门旅游就是图个心情愉快,提醒消费者在新环境时刻要注意自己人身安全,对当地风俗习惯、宗教禁忌要有一定了解。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早教班搬家不告知

消费者过度维权矛盾升级

王女士花6600元给孩子办早教卡,上了一节课后,早教班搬家,王女士提出退款,商家虽口头称同意,但却拖了一个多月也不办理。经市消协沟通才得知,原来王女士之前没有拿到退款,一气之下已将公司一些资料强行拿回家,其中有部分家长的个人信息。因为此事公司已经对王女士提起诉讼。

点评:消费者提出退款,本是双方的消费纠纷,但是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一时冲动,导致将其他家长牵扯进来,矛盾升级。提醒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应该走合理合法的程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低价装修“猫腻”多

赠送项目难履行承诺

刘女士家需要装修,在网上看到一家装修公司宣传签约立减500元,并承诺水电改造赠送900元。于是签订合同并交付70%工程款。可随后却发现公司没有减免任何费用,也不赠送水电改造。沟通无果消费者投诉到市消协,公司给消费者付部分违约金,双方解除合同。

点评:市消协提醒消费者,所有口头约定的内容都应写入合同,防止后期扯皮。

治疗近视4个月

视力反而减退了

赵妈妈看到一家眼镜行的宣传,所配眼镜可以控制近视度数上升,于是花3000元给孩子定了一副。随后又配合药、眼贴,以及视力训练,前后花了近7000元。可四个月后复查时,却令她大跌眼镜,孩子右眼散光涨50度,左眼近视涨75度,散光涨25度。投诉至市消协后,最终商家全额退款。

点评:市消协表示,保护孩子视力问题需重视,家长配镜前最好先去正规医院检查;配镜应去正规医院或信誉好的眼镜店。验光后,还应索取验光单。

4万元购买旅游权益

出游被告知需有人陪同

70多岁的方师傅老两口,2015年9月话46000元购买了某旅游公司的旅游权益,成为5年2万积分贵宾会员。不仅服务期限内可享受多类旅游优惠,还赠送双人欧洲游。可随后在办理欧洲游手续时,却被告知,70岁以上老人需要60岁以下人员陪同才可以出游,而带一人陪同,需要另加2万元旅费,这下二老傻眼了。投诉到市消协,经调解最终全额退款。

点评:从接到的投诉看,购买年限权益的旅游产品大多是老年人,但这中间却风险多多。由于是一次性缴费,时限又长,后期服务跟不上,就经常会出现承诺不履行等问题,甚至有公司直接跑路。因此提醒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谨慎选择。

健身会所预售双年卡

开业时间遥遥无期

去年9月,大学生小陈在健身会所买了1499元的双年卡,当时健身会所承诺10月底开业,随后又推到今年元月。由于去年11月小陈将到外地实习,并不再回西安,因此提出退卡。被拒后投诉到市消协,经消协查看,合同中只说“开业时间以会馆通知为准”,协调后商家退还小陈1000元。

点评:从双方所签合同看,合同内容偏重商家利益,加重消费者责任,违反了《消法》相关条款。提醒消费者在预付费消费中,除了选择正规商家,还应多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以免后悔产生不必要损失。

网购成人太阳镜

收货却成儿童太阳镜

2016年11月,曹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款611元太阳镜,收到货后发现是一款低价儿童太阳镜。对此商家答复发错货了,不过现在那款无货需要退款。但是曹女士查询后却发现,其实商家还在销售该款太阳镜,现价已涨到1500余元。“既然有货为何一再推诿”曹女士投诉到市消协,最终商家退货并赔偿200元。

点评:网上电子交易有其特殊性,但其本质仍是合同的一种。从曹女士拍下产品并完成付完款那一刻起,双方已经建立买卖合同关系,商家无故拒不履行,属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电动车夸大宣传

要求退货却被拒

黄师傅花3100元在周至县某车行购买了一辆三轮电动车,购买时商家承诺电动车充满电可以行驶40公里。但经过黄师傅多次测试,每次充满电最多行驶20公里。他认为差距太大要求退货却被拒。经消协调解后商家全额退款。

点评:市场上的电动车质量参差不齐,为了保障质量,安全行驶,提醒消费者购买前,应从品牌、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

记者 宋洁 见习记者 康乔娜

新闻推荐

新版落户办事指南解读(二)

长期在本市就业且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如何落户办理条件持外省市常住户口,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与本市市区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并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满3...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