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准帮扶 让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 ——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驻村帮扶纪实

西安晚报 2016-11-24 00:00 大字

2013年,一场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逐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扶贫攻坚战在西安市全面打响。在这场攻坚战中,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周至县翠峰镇丁家凹村结成了帮扶对子,三年来随着一大批***项目的相继完成,让这个贫困村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真心帮扶扎扎实实地帮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加固除险的小水库

让村民心里有了底

“今年夏秋季雨水不多,普遍有些干旱,但我家的猕猴桃却浇了三遍水,对增产增收起了大作用。说起这些可得感谢扶贫单位,在他们的积极帮助沟通下,村里废弃多年的小水库终于在去年修好了,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雨少干旱的日子了。”对于村里小水库重新投入使用,55岁的村民陈铁牛感触很深,今年他家的一亩三分猕猴桃地,因为浇水及时,果子结得好,收入了2万多元。

丁家凹村地处台塬沟壑,自然条件复杂,农业基础设施底子差,缺少建设资金,虽然村子毗邻着山泉流淌的海子沟,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丁家凹水库年久失修早已荒废。引水灌溉设施长期难于启动,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和村民的产业调整,也成为制约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和瓶颈。

2013年初,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农民“守着山泉没水灌溉”的难题后,多次协调市、县相关部门,并最终申请到了水库加固及水利设施配套项目建设资金170多万元,让荒废的丁家凹水库再次成为一座蓄水量8万立方米的安全水库,同时还修建了两座抽水站,使隔沟相望的三个村民小组的800多亩旱田变成了水浇田。村民们表示,小水库的新生让百姓心里有了底,帮扶更是帮到了群众心坎上。

要紧紧抓住

产业帮扶这个“牛鼻子”

“今年农高会期间,我们村先后组织60多人去参观学习,让大家开拓视野,转变思路,其中包括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和贫困户。”丁家凹村党支部书记丁炜平告诉记者,在扶贫对口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这几年村里成功进行了产业转型,优质核桃、猕猴桃、桃、李、杏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250多亩,为村民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7月,西安市新一轮扶贫攻坚驻村帮扶启动,刘佑斌也因此成为丁家凹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从那时开始他的工作由原来在城里坐办公室,变成了每天到村委会上班。刘佑斌说,对于驻村帮扶工作,该中心一直都非常重视,建立了常态化的帮扶工作机制,对口扶贫干部多次走村入户,了解群众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共同谋划帮扶思路,科学制定帮扶规划,确定了要紧紧抓住产业帮扶这个“牛鼻子”的脱贫思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村民种植优质经济作物,加强果树栽培管理和技术培训,协助建立电商平台,帮助农民能种地、收成好、不愁销、多卖钱。

让各项惠民政策

精准“滴灌”到帮扶村

“扶到根子上,帮到关键处”是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实施***的基本原则。近几年,该中心先后协调县交通、财政、扶贫等部门资金69.09万元,使村内1.8公里道路水泥硬化,实现全村道路畅通;同时,在电力、饮水、绿化上下功夫,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收到了实效,村支书丁炜平由衷地说,在扶贫单位的帮扶下,丁家凹村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生产结构得到调整,村容村貌得到改变,村民收入水平大幅增加,农村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全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将连村路打通硬化,把进村路进一步拓宽,吸引更多客商前来,推出农家乐项目,搞旅游产业……对丁家凹村的帮扶工作还在继续,对脱贫致富之路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歇,而这仅仅是西安市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其目的就是要给贫困群众创造更多的致富途径,让大家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小康路,不让一名困难群众掉队。  

记者 赵辉

新闻推荐

弄丢他人几包被套不愿赔 周至一男子躲了15年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志杰通讯员冯丹)一晃15年过去了,宋某整整躲了15年,为了什么呢?命案?情债?不,仅仅为了几包被套,当年22岁的宋某开启了逃亡生涯。2000年,刘某与宋某各自做着刺绣生意,相安无事,因生意...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