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农民工讨要工资一年未果诉调中心半月内调解兑付
本报讯(张波记者吴铭)近日,当15位农民工从周至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法官手里接到14.5万元血汗钱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紧锁的双眉露出久违的笑容,拖欠了一年多的工资终于拿到手上。2015年6月份,15位外地农民工在周至县某工地干活时,辛辛苦苦干了半年多,没想到工资一直被拖欠,一年多来,跑了多次,包工头不是说没钱,就是躲着不见面,钱一直没要到手,只好起诉到法院。
诉调对接中心接到案件后,及时对案情进行分析研判,理清思路,走审判、执行程序过程复杂,时间太长,一方是要养家糊口的农民工,一方是县城重点项目及包工头,两方的利益都要保护,不能因案件处理不当让农民工流汗又流泪,又影响工程进度及企业形象,要以调解的方式快速处理好此案。思路明晰后,诉调对接中心指派2名法官承办此案,经过多次外出寻找包工头、电话沟通、与投资该项目的企业负责人交涉、到承建该项目的企业调查工程款拨付情况,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及企业形象角度出发,要求他们克服一切困难优先保障农民工工资,经过十多天的不懈努力,包工头及该企业共同将工资款14.5万元现金交到法院,由法院向农民工发放。
该院院长刘群在与农民工座谈时指出,我们设立诉调对接中心,目的就是主动担当,能动司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减轻案多人少带来的压力,把大量社会矛盾纠纷有序分流,通过诉前调解、委托调解、立案调解这一有效方式,发挥其速度快、代价小、对抗少、效果好的优势,进行妥善化解。诉调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当事人咨询100多人次,诉前调解案件18件、委托调解案件10件,立案调解23件,极大方便了群众,减少了业务庭的办案压力。通过处理这个案件,要相信法院为老百姓服务的方向是永远不会变的,要向周围群众多加宣传法律、相信法律,疑聚多方力量,为推动法治进步共同努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德华)12月13日—15日,由文化部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文化部文化艺术服务中心主办,金麦穗中国社会艺术教育普及委员会承办,陕西省福乐希望工程、西安音乐广播等具体实施的文化部艺术家金麦...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