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医疗救助 特困供养 低保兜底 为贫困家庭织牢安全保障网

西安晚报 2016-07-22 20:56 大字

开栏语

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西安市举全市之力,深入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即日起,本报开设《脱贫攻坚——西安在行动》专栏,聚集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战略决策,各级各单位贯彻落实的举措和进展,讲述脱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中的西安故事。

脱贫攻坚中民政等部门承担着“社会保障兜底”的职责。记者昨日从西安市民政部门获悉,西安市民政部门通过低保制度、医疗救助、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手段,织牢织密贫困对象安全保障网,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用制度保障贫困家庭生活底线

住在未央区汉城街道中查村的何聪娥今年50岁了,她和爱人、两个儿子、大儿媳、孙子和老父亲共7人住在一起。今年21岁的小儿子因为脑瘫无法行走,她的爱人体弱多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一家七口的生活仅靠大儿子每月打工挣得的2000多元钱来维持。

2005年,通过申请、核查,何聪娥一家享受到了低保。就在上个月,因为小儿子残疾、大儿媳还在哺乳期,在低保差额补助的基础上,何聪娥的家庭还享受了分类施保,领到了1700多元的低保金。她说:“低保金虽然不多,但仔细点过,维持家中基本生活还是可以的。”

低保制度保障了贫困家庭的生活底线。自2015年10月1日起,西安市将农村低保标准从3060~3180元/人·年,统一提高至3200元/人·年,与农村扶贫线“双线并轨”。在严格审核、逐户核对的基础上,西安市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对农村符合低保条件的100%纳入低保。

规范程序  实现精准施保***

为提高农村低保中的特殊人群的生活水平,西安市对农村低保对象中的哺乳期妇女、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老年人、儿童、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实施分类施保,这些对象每人按低保标准的20%~70%比例增发保障金。

在不断提高保障标准的基础上,为加强低保规范管理,西安市出台了《西安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规范低保申请、审核、审批和公示等程序。在市级搭建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与市级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严把审核审批入口,实现精准施保、***。

医疗救助 “兜底”困难病患

2013年何聪娥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的爱人东借西凑,凑够了手术费。 “做了一次手术,前后化疗12次,两年花了15万元,现在还在吃药。”何聪娥告诉记者,好在有政府的医疗政策,通过合疗报销、大病二次保险救助以及低保户按比例救助后,自己承担的只有7万多元,给家中减轻了不少负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村罹患重特大疾病群众的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问题较为突出。2016年1月1日,西安市印发实施《西安市医疗救助办法(试行)》。在救助范围上,将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患重特大疾病的因病致贫对象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全额或定额资助农村特困供养或低保对象参加新农合。

西安全面实施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大病保险之间的有效衔接,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目前全市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定点医疗机构148家,其中市级医院13家、区县级医院51家、镇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家。在全市已形成了市、区县、镇街、社区四级救助全覆盖。

临时救助为贫困家庭解燃眉之急

“娃她妈有病,我要照顾家里也不能出去打工,家里两个孩子都要上学,每次一到开学,为孩子学费发愁的时候,就只能跑到镇上的民政工作站寻求帮助。”周至县九峰镇寇家堡村民寇七一说,每次都是民政部门的临时救助解了燃眉之急,帮孩子交学费。

2016年1月1日,《西安市临时救助办法(试行)》正式实施,西安市打破了以家庭为单位救助的限制,将农村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对象纳入救助范围。

除对火灾、交通事故等突发意外情况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进行临时救助外,还将农村因生活必需支出导致临时生活困难,如疾病、子女教育等出现困难的家庭纳入了救助范围。在救助标准方面,西安市将临时救助单次封顶线从8000元提高至10000元,每年同一事由最高可申请两次。这些举措保障了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受突发、紧迫、急难事件影响。

特困供养让五保户生活幸福

“因为没儿没女,我还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现在不担心了,住在这里不要钱,吃得好、住得好,啥都不用管,开心得很。”昨日下午,记者走进周至县终南敬老院,看到76岁的五保老人张号良正坐在葡萄架下荡秋千。

据终南敬老院院长韩亚军介绍,目前敬老院里住了115位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这些老人生活上无忧无虑。张号良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一个人在家,吃饭就凑合一口,敬老院里吃的花样可多了,包子、面条、米饭,基本不重样。”

五保户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这部分对象是困难群众中的最弱势群体,西安市将这部分群体纳入农村集中供养,持续关注并不断提高对这部分特困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

全市共有农村特困供养人员5023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已达到9600元/人·年和6000元/人·年。西安市建立农村敬老院22所,总床位3183张。其中已投入使用18所,可用床位2405张,在全市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辐射周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格局,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疾病治疗和殡葬服务等全方位保障。

为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西安市每年还对考取大学的农村低保子女给予教育资助,帮助农村困难学子走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鼓励农村贫困家庭通过教育改善自身发展能力,2016年度的资助正在进行。  记者 关颖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至探访人工增雨现场 嗖嗖嗖!37枚火箭弹升空 带来今春首场透墒雨

昨早11时许,在周至县马召人工影响天气基地,6名工作人员在蹲守了约3个小时后,将7枚火箭弹发射升空,一场大雨在半个小时后从天而降。昨日,记者目睹整个“人工增雨”壮观而有趣的过程,特为您一一呈现...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