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园子里听果农心声
本报讯(通讯员 邵志鹏)5月27日,笔者来到周至县集贤镇严家堡村一组李林宣的苹果园里,看到他和邻园的刘计民、王德才谈论着今年苹果上色的事儿。
“红色的腊袋一个要3分5、牛皮的腊膜袋要3分钱、红色的腊袋,去了袋后,红白相间显颜色。”“今年用薄膜袋的人少了,明年估计就得会换成腊袋,可村子里面毕竟还有家庭情况不好的,明年用薄膜袋的果农肯定还得有”。
从1998年李林宣开始自己种苹果,再到2015年李林宣地里的苹果每年都能以高出市场价5毛钱/斤的价格卖出去,李林宣对脚下这3.5亩苹果地的喜爱,只能用“前天吃罢饭和老伴来果园套袋子,昨天带着儿子给地里苹果铺反光膜,今天牵着牛吃草,顺便看看村里其他人家苹果长势”的方式来表达。干了大半辈子农活,他就是务苹果的,其他的事儿,不归他管。
农业保险:买还是不买?果农赵广福的地只有2013年买过一年保险,据他说:“遭了灾,上级派干部、保险公司人来咧,看了苹果觉得不要紧,不够赔偿条件。一亩地保险金200元,10亩地也就得2000元,这保险买的有点不合算”。赵广福觉得,保险公司没做好,却让果农怀着能减轻负担,再多挣点钱的希望,摔了个跟头。
一到10月份,果子正上色,莹润粉红的苹果压低了枝头,看着老赵家苹果园里有人,就有路过的人探头进来问“得是客人来看苹果?”
笔者沿着生产路向北走,果农们都在地里套袋,年近6旬的王志德告诉笔者说:“我们组里栽苹果的有10几户,务了十五、六年多,各家的种植技术都一样,但细微的地方就会让树和树、花和花、果和果之间有差别”。果农陈育林说:“在我们这里,果农还是单打独斗,如果真正做到标准化种植,统一技术指导,做到了口感、尺寸、有统一销售负责的品牌,苹果的卖价还能再高一些”。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邵志鹏报道)笔者7月15日从周至县集贤镇了解到,该镇近日举办了农村党员干部讲堂,旨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和“三线五风”建设学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据了解,农村党员干部讲堂...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