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 陕西省60万人靠乡村旅游致富
本报讯(记者 王昕)作为越来越受青睐的乡村旅游,在丰富城市人假日生活的同时也让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昨日,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发布的调查显示,“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有60万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越来越多的农村通过乡村旅游改变了落后面貌,个别村的旅游年收入增长更是达到了87%。
重点村近一成半农户从事旅游
统计部门调查的2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共有农户8255户,其中参与乡村旅游的户数为1157户,占14%。部分发展乡村旅游时间早、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大的旅游扶贫重点村,农户乡村旅游参与度较高,例如有“北方香格里拉”之称的周至县老县城村,自然环境优美,同时具有众多保存完好、科考价值较高的古遗迹,2002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业,游客众多,其农户乡村旅游参与率达到83%。对于发展时间短、知名度小的乡村,游客较少,农户乡村旅游参与度亦较低。
个别村旅游收入年均增长87%
调查显示,随着乡村旅游逐步发展,重点村旅游营业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部分重点村增速明显。例如绥德县郭家沟村,2013年旅游营业收入仅有20万元,2014年达到50万元,2015年前11个月已达到110万元,增长迅速。蒲城县赵山村依托桥陵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2013年—2015年全村旅游营业收入分别为200万元、400万元、700万元,年均增长87%。
同时,乡村旅游对于提高农户收入,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作用显著。例如汉阴县仁河村,有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户70户,从事乡村旅游前户均年收入1.7万元,从事乡村旅游后,2014年户均年收入2.6万元,增长53%;花果村有80户农户从事乡村旅游,从事乡村旅游前户均年收入2万元,从事乡村旅游后,2014年户均年收入4万元,增长一倍。
乡村旅游项目还略显单一
虽然乡村旅游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投资大、回报慢,民间资本不愿投资,农户无力承担,单靠地方政府投资建设,资金缺口大、建设压力大。同时,受建设资金短缺影响,多数重点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旺季接待能力明显不足。例如周至县老县城村,全村住宿接待量不足500人,接待能力不足不但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也影响农户旅游收入增长。此外,旅游项目单一。调查显示,多数重点村提供的旅游项目依旧以餐饮为主,缺乏对于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农耕文化、观光文化的开发、拓展和包装,旅游项目向纵深体系发展的力度较弱,导致游客多以“一日游”为主,过夜率低,消费层次不高,影响农户旅游收入增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迎谨通讯员陈磊刘春艳纪金娟)“我以为钱丢了就找不回来了,没想到还能找回来,真是太感谢咱镇的干部咧!”2月21日晚上11点,在周至县四屯镇新联村村口,村民何三民紧紧地握着当地镇干部祁...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