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徐刚回老家汉中过年是我多年来一项必选动作开车经西汉

陕西日报 2016-04-15 19:19 大字

徐刚

回老家汉中过年,是我多年来一项必选动作。开车经西汉高速回家,一路上比预想的通畅得多,车少自然就显得路宽,从户县涝峪口进山,疾驶在秦岭腹地的山峰沟壑之间,人和车都显得欢快。

转眼间西汉高速开通已进入第十个年头。寒来暑往,我在这条路上行走的次数也不算少了,西安至汉中的高速公路,桥隧总长占全部里程的66%,是名副其实的桥隧相连,气势非凡。有人这样描述西汉高速公路:它像一把利剑直插群山万壑,像一条巨龙在青山白云间舞动,更像一座金桥,连接起现实与梦想。

驱车走在隧道群中,时而在地层深处,时而在葱茏之中,时而灯火辉煌,时而阳光明媚。回望历史,昔日穿越秦岭的是危乎高哉的古栈道,路途何其艰险,出行多么不便!而如今,西汉高速从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一下子跃进秦岭峡谷深沟,穿越南北,天堑变通途。时空在这里交错,“行路难”变成美景。

一路行驶着,两边是崇山峻岭,背阴处的雪还没消融,高速公路蜿蜒前行,峰回路转,身姿俊美。驾乘在高速公路上的感觉,已然与当年上大学时的出行境况真是天上地下!自上世纪90年代初离开汉中到西安上大学、工作,先后历经四条完全不同的路:先是经宝成线和阳安线的铁路,需绕行甘肃地界,时停时走,夕发朝至,一般都要13小时;再是经汉中洋县和西安周至县的108国道,翻山越岭,至少需8小时;之后是经西康铁路再到汉中的火车,一早出发,下午到达,差不多要7小时;再到2007年国庆节开通的西汉高速,作为京昆高速的一段,它使西安至汉中的行车时间由过去的8至10个小时缩短为3个多小时。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但不同的路感受完全不同,可谓是历经变迁,甘甜无限。

记得刚上大学时,正是改革春潮涌动、东方风来满眼春之际,汉中到西安的首选出行方式即是经宝成线和阳安线、既安全又经济的绿皮火车。因毗邻川渝,每到春运时,周边连同本地的外出打工人员、返校学生汇聚汉中火车站,人潮如海。那时候,每次春节后从汉中乘火车返校时,由于停车时间短、乘车人又多,多数乘客都是翻车窗上车,旅途上那种人挨人的场景至今难忘。进入车厢,男男女女,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想有点距离感都相当难,甚至连厕所、座位下面都挤满了人。那可真叫紧密抱团,相处无间。大冬天的,挤得浑身冒汗,当时乘火车绝对是一个“体力+耐力”活。回想起来,当年的我们,坐火车也是蛮拼的。

行至宁陕,阳光灿烂,前方半山腰一排排笔直高耸的桥梁撞入眼帘,这就是正在建设的西(安)成(都)高铁。看到山谷中架起的高铁桥梁,心里不由得一阵兴奋。从以前历经一整晚长途煎熬的绿皮火车,到现在三、四个小时的高速,再到眼前“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将于明年通车的高铁,同样的回家路,汉中将进入西安和成都1小时生活圈,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呀!伴随着路的沧桑巨变,充分反映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的日新月异。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进步,道路在拓展,生活在变迁。诗仙李白当年感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的“蜀道”,虽然历经千年依旧壁立千仞,望而生畏,但行走蜀道早已不再难了。如今,铁路、公路、高速、高铁,通江达海,出秦关入蜀门,甚为便捷,再加上空中航线,构成立体化的现代交通体系。昔日偏安一隅、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秦巴山区,随着交通的大发展,过去制约发展的短板瓶颈变成了新的竞争优势,成为新的发展亮点。可以大胆想象,随着下一步高铁的开通,将会给汉中带来多大的发展机遇和变化?!

秦岭在身后渐行渐远,车子进入了汉中平原,映入眼帘、沁人心脾的是田野中春的气息。回家的路,历经寒暑,愈加幸福。

新闻推荐

“亲水观光路” ——渭河西安段南岸堤顶道路月内通车

渭灞特大桥是全省渭河综合治理中,跨度最长、投资最大的景观桥梁。本报记者肖杨摄本报讯(记者肖杨)5月26日,记者从西安市政府获悉,月底前渭河西安段南岸124公里堤顶道路将放行通车,与沿渭河的宝鸡、杨凌...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