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呵护,只为更美的绽放——全国唯一“双试点”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之效果管窥

咸阳日报 2015-12-21 22:36 大字

未保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回访困境儿童。

本报记者 黄香梅 文/图

“你喜欢他们吗?”

“喜欢,他们都是我的亲人。”12月16日,兴平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内,面对记者询问,艳艳回答得不假思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个年仅9岁的稚嫩小人儿,曾在3年前目睹了一场悲惨的家庭变故。

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工作“双试点”城市,兴平境内,同艳艳一样曾陷入生活、成长困境的儿童,共1100名。

得益于新一轮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政策创制,这些孩子前进的道路上,也被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明灯。

无处安放的童年

盯着冰棺内早已颜容大变的尸体,年仅6岁的艳艳先是下意识地瞪大了双眼,紧接着,她“扑哧”一声,笑了。冰棺里躺着的,是她40岁的妈妈,一个生前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女子。

这一幕,发生于2014年5月,兴平市殡仪馆。

艳艳有悖于常人的表现,让原本想了多种安抚她情绪之策的兴平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脊梁发颤”:“一年多了,她竟还未从那场悲惨的家庭变故中走出来。”

2012年10月19日凌晨,西安周至县某村,酣睡正甜的艳艳被一阵响动惊醒。几乎就在她睁眼的瞬间,爸爸将高高举起的榔头重重地连续砸了下去。尚未来得及叫喊,被五花大绑于床头的哥哥便被当场砸死。“血,溅得到处都是。”

艳艳一直对哥哥很厌恶。理由是,打她记事起,哥哥隔三岔五便会被一群人追到家里暴揍一通。据那些揍他的人嚷嚷,他曾多次拦路抢劫。挨打后,无处撒气的哥哥便将责任推向父母,对他们辱骂,甚至拳打脚踢。事发前一晚,哥哥回家后只因见妈妈还没做好饭,便拿砖头将她的头砸破流血。随后,他伸手向爸爸要钱,爸爸说没有,两人便发生争执。

忍无可忍的新怨旧恨,终究在这一天变成了爸爸用榔头砸死哥哥的悲剧。

事发后,爸爸趁着夜色,将尸体拖至离家约20米远的玉米地埋掉。艳艳曾说,就是在那片将要收割的玉米地,爸爸拖着哥哥尸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被重重地划出了痕迹。

5天后的10月24日上午,一大批警察涌入艳艳家。这个残败、逼仄的农家土屋里几天前发生的命案,旋即在村里传开。1天前,没能扛住压力的爸爸主动向警方投案自首。很快,这起令人悲痛的人命案便见诸媒体。

不过,各种铺天盖地的新闻背后,一个被大多数人忽略了的事实是,艳艳与时年15岁的姐姐,生活也随即没有了着落:爸爸被批捕,妈妈患病无法独自抚养,长期混乱不安宁的日子,也让其他亲属早在多年前就与他们家渐行渐远。

救助站内的蝶变

2013,获悉艳艳一家人户口在兴平后,兴平市救助站将艳艳与姐姐接到站里安置,并很快将两人送入学校。一年后,年满16岁的姐姐选择外出打工,此后便再无音讯。

“哥哥被爸爸砍死了,爸爸坐牢了,妈妈死了,姐姐现在也不知道去哪儿了。”11日中午,倚于兴平市某寄宿学校大门前的一面围墙处,艳艳语速飞快,表情平静,如同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被接去前三个月,艳艳每晚尿床七八次,“大小便都失禁了。”负责照顾艳艳饮食起居的,是救助站专业护工侯丝敏,她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为了让艳艳快速融入社会,救助站特意给她选择了这所寄宿学校。如今,艳艳在这里读小学三年级,每个周末,她会乘坐校车返回救助站,这个被她在日记本里亲切地称呼为“家”的地方。

“他们都是我的亲人。”艳艳口中的亲人,是救助站所有工作人员。朝夕相处三年多后,如今艳艳将这里的女性工作人员称呼为“妈妈”,一些男性工作人员则被她唤作“爸爸”。每个周末放学回“家”,她会在进入救助站大厅时,对这里的值班人员清脆地喊一声“我回来啦”,同样会在路过二楼救助站站长马宏的办公室时,推出一条窄窄的门缝,探进脑袋,调皮地斜着眼,嗲嗲地喊他一声“爸爸”,尔后迅速跑离。艳艳喜欢抱着粉红色布偶熊睡觉,期待“侯妈妈”经常带她自己的女儿来站里和他们几个一起玩耍,喜欢和同寝室较她小一岁的欣欣玩翻花绳游戏。

她也从不避讳和旁人谈及自己之前的种种不幸,破败的土屋,荒草丛生的院落,以及那个悲惨的黎明,或许如今,这些都早已与她无关。因为,“这里才是我的家。”

为1100名困境儿童点亮希望之灯

就在艳艳遭遇家庭变故不久后的2013年5月,民政部决定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兴平成为全国首批20个试点地区的唯一一个县级城市。和大多试点城市一样,这一年,成立之初便因其“省内首家县级”之标签而为外界关注的兴平市流浪未保中心,也从名称和功能上,完成了向兴平市未保中心的转变。

此后的6月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开始试点,按照孤儿、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普通儿童4个层次,政府将依类型按不同标准,予以儿童福利保障。根据要求,以艳艳为代表的困境儿童群体,被列为此制度建设的重点保障对象。

这些都意味着,为进一步探索建立新型儿童福利机制,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相关部门正试图将未保工作的重点,逐步从流浪后的救助保护,转向流浪前的危机介入,工作的重点对象,也正从流浪未成年人,拓展延伸到因生活保障、家庭监护、心理关爱等原因陷入生活、监护、成长等困境的困境未成年群体。

两年时间过去了,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双试点”城市,兴平已建档立案1100名困境儿童,约占全市未成年人1.6%。

得益于新一轮未保工作的政策创制,孩子们每人每月可领到少则400元、多则500元的专项补助。根据政策精神,各镇办民政工作站及村民政信息员,每月须对这些孩子做定期回访,以随时掌握他们的生活、成长状态。如同艳艳一样“无家可归”“无亲可近”的共5名困境儿童,更不得不长期生活在兴平市未保中心,他们中最大的已经在读高三,马上就要面临高考。

“不论是留站供养,还是建档立案后发放补贴、定期回访,孩子们原本可能会有的生活轨迹也被一天天地改变,他们前行的道路上,也被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明灯。”马宏感慨。

“愿成困境儿童转变命运的温馨港”

杰杰,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现跟生活本就拮据的姑姑生活,几欲辍学;芹芹,罕见慢性病,家庭贫困;泽泽,丧母,父亲重度残疾,街头流浪数月……1100个困境儿童,1100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兴平把建立儿童福利制度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统筹考虑,遵循“适度普惠、分层次、分类型、分标准”的理念,先后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制度和困境家庭儿童基本生活补助制度、困难家庭子女教育全程资助制度和落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

比如,在教育方面,对于流浪未成年人和困境儿童,由教育部门统一协调就近入学,并减免学杂费用等;将受保障儿童列为享受营养餐、国家助学金的优先对象,建立困难家庭子女教育全程资助制度。在医疗方面,困境儿童看病就医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每季度由财政局同医院结算,实报实销,有效解决了困境儿童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兴平积极探索构建覆盖全市、广泛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协调整合民政、公安、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建立监测、预防、报告、转介、处置“五位一体”的联动反应机制,充分整合社会救助、医疗保障、义务教育、扶贫帮扶、青少年工作等制度资源和部门职能,建立了困境未成年人分类帮扶和个案管理机制,一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响应”的“兴平模式”已然形成。

“我们希望在日后,兴平能够成为全省困境儿童转变命运的实验区和温馨港。”16日下午,面对相关部门组织的近30名中省记者观摩团队,马宏如是说道。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B)(13)

新闻推荐

本报携手市慈善会为10户困难家庭送特殊新年礼物 拍张全家福 定格笑容与希望

本报讯每年春节前夕,向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已成为市慈善会、西安晚报5年来坚持开展的品牌慈善活动。在今年的送温暖活动中,除了以往的温暖帮扶,西安晚报和市慈善会还将为10户困难家庭送去一份特...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