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阵地搞传承 抓住机遇谋发展
——全国政协调研组专题座谈会侧记
□记者 唐冰
“陕西有良好的戏曲发展基础,又有众多优秀戏曲工作者的坚守,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传统戏曲艺术将会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对陕西省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情况进行调研后,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表示自己此行颇受教育、感动和鼓舞。
陕西省是一个剧种众多并各具特色的戏曲大省,经过两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以秦腔为代表的近60个地方戏曲剧种,剧种数量居我国首位。伴随社会多元化发展,陕西地方戏曲面临严峻考验,许多珍稀剧种都已失传,不少剧种濒临失传。陕西戏曲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形态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在9月25日的座谈会上,调研组聆听了陕西省基层戏曲院团长、优秀戏曲工作者们最真实的感受和看法。
西安易俗社原社长冀福记首先发言。“培养一位戏曲人才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四五十岁正值演出黄金年龄段,也悟出了戏曲的精华,但这些演员纷纷面临退休。"冀福记建议,应想方设法把这些艺术家们留下来。
发言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编剧侯露拍手称赞。她表示,戏曲要发展,传承是很重要的环节。“艺术人才有着多层次人才结构的特点,让这些正值发光发热年纪的艺术家们退了休,实在是人才的浪费。"
“只有重视此类文化艺术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承问题。"省戏曲研究院一级作曲郭全民认为,随着时代变迁,愿意学戏曲的青年人越来越少,应采取措施利用高层次优势资源培养高层次戏曲人才。
除此之外,人才留不住问题也被多位基层戏曲院团长反映。“我们剧团现有两个演出团队,一年演出800多场。"完成转企改制的周至县剧团团长孙多祥坦言,“场次还算多,但由于待遇一直跟不上,很多演员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这是最令我头疼的事。"
省政协委员、商洛市剧团团长田朝霞也表示,基层政府认识不够、支持不足,转企改制后遗留问题解决不彻底、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演员对事业失去信心,以及剧团管理不科学等问题都是导致一些基层院团运转困难、戏曲传承艰难的主要原因。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秦腔、汉调桄桄、合阳跳戏等一批地方戏曲剧种被列入国家级和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力度、投资经费也逐年加大和增加。
“前段时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作为戏曲工作者我们备受鼓舞。"宝鸡艺术创研室原一级编剧霍秉全说,得益于陕西各地的丰富文化,陕西戏曲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作为地方戏曲工作者,更要充分树立秦腔自信、文化自信、陕西自信,以此为动力不断推动陕西省戏曲工作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认为,陕西传统戏曲有着根深叶茂的基础,在国家大力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大好时机下,不仅要遵循规律将陕西戏曲传承好发展好,还要加大力度确保各项政策得以落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耿萌)近日,周至县人民检察院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逮捕一起宋某涉嫌敲诈勒索、抢劫案。周至检察院对该案进行审查后,最终对犯罪嫌疑人宋某作出了依法批准逮捕的决定。犯罪嫌疑人宋某...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