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对于农业产业比重较高的陕西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多重风险,如何提高农业应对市场
新华社图
本报记者 许梦婷 实习生 李娜 张涵宇
果农倒果、菜农弃菜……一边是农民守着烂在地里的作物欲哭无泪,一边则是市民难在市场买到廉价果蔬。近年来,各地农产品滞销的新闻频繁见诸媒体,不少农民面临“丰产”却难“丰收”的困境,面对市场风险的影响,面对价格波动的掣肘,农业该如何发展?
杨凌探索菜价保险,西红柿首“尝鲜”
日前,杨凌示范区公布201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能繁母猪、奶牛、小麦等15种纳入试点品种,“蔬菜价格”首次纳入试点品种,其试点规模为1200亩,先期以西红柿为试点。
方案甫一公布,便受到各方关注,什么是价格保险,如何保价格,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人保财险杨凌支公司总经理余党民介绍说,“价格保险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农业保险产品,与以往普通自然灾害保险完全不一样。”他打了个比方,以某种蔬菜为例,根据定好的目标价格进行承保,农户卖出的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用赔偿;若低于这一价格,保险公司承担其中的差额。
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人保财险杨凌支公司已经开始在试点区域进行西红柿价格数据采集工作,但由于数据周期长,所以目前杨凌蔬菜价格保险仍处在考察开发阶段,并未进入实施阶段,也未开展具体承保业务。
“将价格纳入保险之中,其实就是为了应对市场价格的波动,保障农民收入,避免菜贱伤农的现象。”谈到对于价格保险的探索,杨凌示范区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健解释其中的原因。
此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三农”保险,拓展“三农”保险的广度和深度。按照中央支持保大宗、保成本,地方支持保特色、保产量,有条件的保价格、保收入的原则,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同时,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丰富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工具。
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实施9年,开展业务的险种达到20种,其中不乏各地特色农产品保险,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陕西省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12.46%,参保农户438.51万户次,农险已经成为陕西省财产保险第三大险种,
但对“价格保险”的探索仍是首次,尽管杨凌蔬菜价格保险还未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但此项举措,仍被视为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跨越式”创新探索。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健康评价说:“此前农业保险是对种养殖业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只是应对了农业生产风险。价格保险的试点,是开始重视市场风险的转变。”
农产品滞销频发,农户急需“价格保障”
“开发蔬菜价格保险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农业大户、涉农企业向我们反映,有这方面需求。”张健坦言,现在很多农户开始意识到应对市场风险的必要性。
对于这一说法,62岁的杨凌区五泉镇斜上村党支部书记任让席深表赞同,回忆起去年夏天洋葱滞销的困境,他连连摇头,“太可惜了,最后都烂在地里没人收。”去年6月,杨陵区揉谷镇白龙、秦丰、石家等村的2000多亩洋葱也大面积滞销,不少菜农赔本出售,斜上村也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农民一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从2006年开始发展设施农业,斜上村的现代农业起步较早,也正是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一系列发展难题,让任让席和村民们的农业观念不断发生变化。从初期认为“技术是最重要的,天灾少、农业保险可有可无”,结果却在2011年,因为一场暴雨,而让农户遭受了重创,很多人甚至由于缺乏资金而无力恢复生产。“我们农民才意识到,设施农业要发展,不仅要有技术支撑,还要有风险支撑。”自此,任让席有了自己的判断,“通过保险,才能让现代农业发展免除自然风险的后顾之忧。”此后,斜上村所有设施农业的农户全部加入了杨凌区设施蔬菜“银保富”保险。
不过,随着现代农业的继续发展,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有保障了,但面对频繁出现的农产品滞销、价格跳水等现象,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再一次“慌了神”。
今年4月,咸阳市乾县城关镇漠西社区500万公斤大葱滞销,24岁小伙郭宇涛面对家里成捆的大葱,伤心地哭了,“一斤一毛多都没人要”。6月,西安市周至县大量油桃成熟,由于今年种植面积扩大,加之市场不景气等原因影响,四五百吨油桃滞销,不少果农在无奈之下,只能将桃倒进河道之中,或任其烂在田间地头,兰梅塬村村主任王建民说,价格被一压再压,果农们几乎都赔本了。
“市场变化太大,价格波动虽然不是自然灾害,但却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任让席说,“现在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能对农作物价格有个保障。”
价格标准难定,保险设计难点众多
但谈到近几个月来,针对蔬菜价格保险所做的调研工作,张建和余党民都坦言,遇到不少难题。
摆在首位的,便是制定标准的问题。“价格保险和自然灾害保险的设计完全不一样。”余党民举例说,以肉牛保险为例,只要出现死亡情况,赔付标准是固定的。但就蔬菜来说,每个品种不同,不可能制定一个笼统的“蔬菜条款”,得一个品种一个品种的调查;而且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即便是西红柿一年四季的价格也不一样,定标准的时候,是定成1.2元/斤还是1.5元/斤?要有近三至五年的数据进行参考,还要研究自然因素对价格影响的波动,比如冬季和夏季的市场价格又不一样,因此,怎么设计一个合理的保险条款,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讲师周慧光也指出,“保费税率的拟定是设计蔬菜价格保险的难点。”她认为,不论是政策性保险还是商业性保险,都是针对不同标的物的保险产品的设计,“保费制定过高,保险公司收益高,但农户却可能交不起;保费制定过低,农户愿意交,但保险公司容易亏损,可能不愿意开发推广新的保险产品。”
那么,如何承保蔬菜价格?周慧光认为可以参考上海的发展经验,她向记者介绍说,上海2011年推出绿叶菜综合成本价格保险,保障期限较短,每年都调整,分为夏季和冬季两个淡季,保险金额按照平均亩产量与单位生产成本相乘,费率每年都会进行调整,个人缴费基本只占10%,其余基本由上海市还有所在区、县补贴。在保险期限内,市场零售价格比保单约定价格低就进行赔付,“约定价格主要由当地统计部门到标准化菜市场去统计可保期间内的价格来计算。”
不过,一位长期关注农业保险的专家也指出:“上海经济实力比较强,可以一直用较高的财政补贴来支持,我们推广起来没有这么好的基础。”以目前的数据显示,2014年陕西省对农业保险的配套资金仅为5亿元,邻近省份如甘肃省将近7亿元,内蒙古则达到20亿元,这一数字也显示出财政支持方面的窘境。
除了涉及保险标准制定、财政补贴等问题外,也有不少人质疑,有了价格保险“保底”,农户在没有市场风险的情况下,是否会疏于管理,影响其应对风险的积极性?对于这一矛盾,人保财险杨凌支公司副经理段晨昱也表示,他们在调研中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因此“保的只是成本,让农民得以恢复再生产,而不是让其从中获利。”
王健康也指出,市场活动天然具备风险,农业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尽管考虑到农业的特殊性,国家对其进行适当保护,但也不能承担全部风险,面对市场价格波动,农民自身要积极应对,不断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
新闻推荐
书写三秦水利建设“传奇”的“水电铁军”——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在陕建设纪实
陕西石头河水利枢纽东雷抽黄续建工程北干二级站延安南沟门水库引汉济渭三河口大坝坝肩高边坡开挖文//图杨莉郭琳水美三秦。目前,一个纵跨南北、横贯东西、覆盖全省、支撑陕西可持续发展的大水利格...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