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波:让“秦声汉韵”响彻华夏大地
郭凯波正在专心拍摄
本报记者 杨波海
他是一位退居二线的新闻工作者,他的专业是音乐作曲,但他却以摄影摄像闻名,同时又兼做电视和戏曲导演。他的摄影作品《红红火火》、《希望》、《秋染仲山》等荣获省摄影大奖。由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戏歌》、《钢琴与秦腔》参加省电视台2002年、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他作曲创作的戏歌《沁园春·雪》,由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李梅在独唱音乐会上演出,曾代表陕西赴京演出,至今久唱不衰,成为保留节目。
2007年7月份,他毅然决然创建“秦声汉韵”工作室。仅仅一年时间,由他担任电视导演、音乐总监和摄像,拍摄制作了六套秦腔电视戏曲个人专集光碟,分别由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和西安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出版,每个专集首次发行达5000——10000套,在全省城乡秦腔爱好者中广为流传。他就是陕西省摄影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原淳化县电视台台长郭凯波。
说起拍摄秦腔电视戏曲个人专集,郭凯波如数家珍。他认为,秦汉文化是咸阳市历史文化的代表,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定位为“秦声汉韵”,意在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弘扬秦汉文化做一点实事。“秦声”又以秦腔为代表,最古老、最悠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而在他看来,秦腔高手在民间,在基层,所以他选定的是那些处在地市、县区,活跃在秦腔舞台,为群众所欢迎的演员作为拍摄对象。事实证明,这样的定位取得了意料之中的成功。
拍摄秦腔电视戏曲专集,把影视艺术和秦腔艺术相结合,正好能够发挥郭凯波跨专业的特长,同时对他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他力求寻找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的最佳结合点,将写实与写意完美统一。他继承传统,不断挖掘秦腔戏曲精华,同时又赋予新的艺术元素,通过音乐创作和拍摄镜头的推拉摇移,以实景表现意境,并与剧情相呼应、相得益彰,使观众认可,名家认同。在拍摄《周仁回府》时,他创作新的音乐元素,强化了周仁紧张、悲愤的心情,而结尾增加合唱,同时配以剧情再现,突出颂扬了周仁的忠义,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以真实的雪景拍摄《走雪》唱段,同时又让演员在雪地上表现舞台艺术,达到了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而在拍摄制作《金沙滩》时,又恰当地运用原有的戈壁沙漠、边关风光的资料,营造了一种杨继业沙场赴死、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意境。为了拍摄《小鸟哀鸣声不断》唱段中小鸟的场景,他四次赴秦岭山中,终于在一个清晨拍到了一只鸟儿在枝头鸣叫的理想镜头,以画面写意,很好地表现了剧中主人公失恋时“是何人将你们双双拆散,看起来我与你同病相怜”的孤寂悲伤的心情。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评价郭凯波拍摄的秦腔电视戏曲专集,指出他真正用电视手法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恰如其分而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从2007年开始,郭凯波应邀为周至县拍摄制作了58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其中《集贤鼓乐》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殿镇锣鼓》、《二曲礼仪》、《周至龙灯》、《周至皮影》等16个项目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周至雕刻》、《周至山歌》、《皮影雕刻》等27个项目获得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又被周至县邀请,拍摄电视纪录片《周至皮影》。2012年拍摄制作的纪录片《钱串子背后的故事》获得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员教育纪录片最佳作品。2013年拍摄制作的音乐专辑《和音神韵》、《张新怀板胡演奏》专集在全国发行后引起强烈反响。参加拍摄的四集纪录片《寻找路遥的足迹》在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播出。最近,又应邀参加大型纪录片《东方莎翁范紫东》的拍摄,参加大型纪录片《梁家河纪事》等的编导、拍摄工作。近年来拍摄、制作了30多部音乐,戏曲专集在国内发行。他告诉记者,他还准备涉猎电视短剧的拍摄;他要把秦腔电视戏曲专集当作精品来做,让“秦声汉韵”响彻华夏大地。 (B)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沅聪走进咸阳师范学院的校园,问同学们“知道你们学校的‘爱心舍友\’吗?”很多人都会立刻回答,“知道啊,就是我们学校2012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1201班的几个同学么!”为什么这群“爱心舍...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