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生活

华商报 2012-12-26 11:03 大字

从北京暴雨到追问PM2.5,再到四川什邡、浙江宁波等地因PX项目带来的生活保卫战,再从苏州“秋裤门”到沈阳“大铁环”……城市,在这一年间,折射着普通人对生活的憧憬,也揭开了时代的一个个病灶。

开栏语

又到一年换岁时。2012于中国,注定是深深铭刻入历史的一年。从年初的全国两会到深秋举世瞩目的“十八大”;从洗刷人心的北京大雨到波折重重的什邡抗争;从王立军事件到岁末的网络反腐浪潮;从韩寒方舟子之争到泥沙俱下的各种社会思潮;从任建宇案再次引发的废除劳教呼声,到占海特争取异地高考权利的网上呐喊……这是一个充满纠结与彷徨的年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年代,转型大船行进至此,改革大业行进到此,徘徊中的前进,桎梏下的努力,都是如此动人的风景。

本报评论部沿袭“沉思2011”的路径,于今日和读者诸君一起,回望品味过去的一年,只为了给将来的道路上,点起一星理性的灯盏。

2012城市大事记

(不完全)

2月29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历时4年修改后,PM2.5终于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

4月1日,北京27岁的杨二敬因人行道突然塌陷而坠落热水坑中,全身99%深度烫伤,昏迷了9天后去世。

7月2日,因担心钼铜项目污染,四川什邡当地部分群众到市委、市政府聚集。当地政府后宣布暂停项目工程。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79人罹难。

7月26日,江苏启东民众抵制造纸厂排污。事后,当地宣布永久性取消该工程。

9月,苏州地标建筑“东方之门”被网友调侃为“秋裤门”。11月,沈阳斥资亿元、用钢3000吨,建50层楼高的“生命之环”。

10月底,浙江镇海PX项目引发民众的恐慌,不少民众采取静坐、拉横幅、散发传单、堵路、阻断交通等方式向当地政府表达不满。12月,15岁的非沪籍女生占海特因不肯妥协返乡读书而辍学在家,在微博上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与沪籍人士就异地高考“约辩”。

12月24日,据《新京报》报道,曾遭遇抵制的大连PX项目,悄无声息地复产已近一年,环评报告仍未公开。

城市是人类的创造,也是公共记忆的承载与参照。2012年的中国城市,发生了太多的事,相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民众生活便利度、幸福感提升,那些无论是看得见的灾难,还是一场场基于保卫生活而引发的公民抗争,都更容易铭刻在这个转型时期的中国记忆中。我们生活在城市,这是家国情怀连接之处。

回首2012,从街头行人掉进“陷阱”的频发,到北京暴雨洗刷出的城市现代化短板,从继续追问PM2.5,到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宁波等各地因PX项目带来的生活保卫战,再从苏州“秋裤门”到沈阳“大铁环”,再到年底时100多个城市将“幸福”作为城市施政目标……

城市,在这一年间,折射着普通人对生活的憧憬,也揭开了时代的一个个病灶。

陌生社会与风险城市

春花尚未完全绽放的四月,北京街头,年仅27岁的杨二敬,因路面突然塌陷坠入热水坑被严重烫伤,医治无效离世,留下11个月大的男孩,同时也留下了“生命怎能这样死于随机”的诘问。而此后,8月9日至8月17日,哈尔滨8天时间7起坍塌事故,2死2伤、2车坠坑;8月14日,大连一名18岁的学生掉入人行路上的塌陷处……

这一年,多地发生路人跌进马路“陷阱”受伤甚至死亡的事件,引起人们质问:熟悉的城市为何变得如此没有安全感?

岁末,当我们再次回首这些事件时,发现那些细小疏漏中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公共安全与社会风险。当高速发展的城市,遇到公共设施变身“公共陷阱”的悲剧,个体的安全也将受到巨大的威胁。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数十人罹难,或死于溺水、雷击,或死于房屋倒塌、高空坠物,或死于创伤性休克。城市里的人们,不再有“看海”的心境,广渠门桥下,头骨撞碎的车主丁志健之死,是对城市管理者失职最沉痛的拷问。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而北京一场暴雨,不仅冲刷出了城市短板,更映照出了城市管理中惯有逻辑的丑陋:涉水熄火车辆仍被贴罚单,机场高速坚持向半淹的车辆收通行费,气象局副局长则说手机发预警信息还有技术障碍。

与此同时,在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缺失的前提下,公民自发联合起来,努力抚慰着暴雨带给城市的创伤。152名农民工在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段用救生圈和麻绳救出上百名被困者,“望京爱心车队”打着双闪自发去首都机场免费接人,许多商家免费为受灾者提供食宿。

北京暴雨带来了一场人性的洗礼,也让人们看到,在一个风险城市,虽然人们之间彼此陌生,却利益攸关。无可辩驳的是,城市规划、灾害预警等方面工作的疏漏,意味着政府未能尽到事前预防的责任;交通疏导等各项应急措施的不力,意味着政府没有很好履行回应的责任。除了落后的地下排水系统亟须改变外,更需提高城市管理者的水平和面对灾难的应急能力;相比地下的不畅,更需保证地上秩序的畅通有效,将城市现代化的方向向着安全扭去。

说到底,构建一个可以弥补地下排水之殇、降低天灾危害的城市秩序,无关技术,无关资金,关乎发展理念。正如有网友所言:我们都是风险时代的乘客,不安全抵达终点,我们就不能轻言胜利,就没法坦然。

那些基于生活的抗争

2012,PM2.5这一原本陌生的专业术语,成了大众口中的热词。只因它与我们每个人的呼吸相关。或许此刻窗外还是跟去年别无二致的灰霾,但在公众持续的追问下,各地将PM2.5的监测设施逐步普及,监测数据逐步公开,如果说PM2.5是公众倒逼公共管理者注重城市生活质量的话,那么今年各地因PX项目上演的城市生活保卫战,更是这种倒逼力量的体现。

从四川什邡的钼铜项目,到江苏启东的制纸排海工程项目,再到宁波的PX项目。2012年,生活充满了抗争。11月12日,环保部部长针对多起群体事件回应称,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环境问题,这是规律。

而这一年来,那些基于生活的抗争,并不认为这个规律是不可触摸和难以改变的。一场场捍卫生活权利的公共环境事情不断上演,一座座城市的环保诉求,质问着到底谁来决定我们的生活?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政绩和利益,还是繁荣之外的安全和健康?人们已经意识到,科学环保的经济发展其实并非宏图大愿,而和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它其实很普通,就是人们争取新鲜空气、蓝天和白云的权利。那些基于环保问题而起的维权行动背后,是公民意识的觉醒,更是具体的生活危机意识的不可延误——至少在吃饭、睡觉之余,人们要思考,我吃进嘴里的,吸进肺里的,是否足够干净、足够清洁。

不论是PM2.5,还是抵制PX项目,背后都是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可逆转的前提下,我们往往过于追求光鲜的外表,缺少对城市里真实生活的细致关怀,过于追求城市形象和GDP发展,以至于在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当中留下了太多的盲点。

可以想见,这样基于生活的抗争,在未来仍将持续。

让幸福成为城市“目标”

临近年底,山东济南市政府大楼,以造价40亿元的亚洲第一单体建筑的“辉煌”,又将公众的目光拉回到权力挤压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当中来。而今年,苏州“秋裤门”、沈阳“大铁环”、周至县的“香烟门”,都在公众的调侃和抨击中,折射出了权力美学遭遇公民意识的尴尬。

一座城市的公共空间,应该凝聚着这座城市的价值诉求和人文情感,就像学者冯骥才所说,一个城市的地标,应该像历史人物一样,经过时代考验,能永久存留在人的心里。

因为,一座城市的舒适度不取决于外观的鲜亮,而是取决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是否舒适、安定,其权利是否受到法治化保障,其心灵是否能够得到妥帖的安顿。好在,很多城市正从权力美学的误区中逐步走了出来。

当一些城市用水泥锥驱赶农民工以获得“秩序美”时,郑州在发生农民工露宿被冻死的惨痛教训后,为农民工提供了基本住宿的安置点,试图提供救济服务。但是农民工的不买账,说明管理者离他们的实际生活需求还有一段需要俯身体察的距离。

于是,城市居民的“幸福”正成为诸多地方城市的施政目标。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

可我们看到,各地把幸福分解成各个因素,客观指标分为,健康与基本生存福利、经济福利、政治福利、社会福利、文化福利、环境福利等内容;而主观指标则有人际适应、家庭氛围、社会信心、目标价值等10项体验。

涵盖比较全面的幸福指标,正是对当下社会公众对幸福渴求的积极回应。而在追求幸福的施政目标过程中,当政者应当完成幸福所具备的前提条件——我们是否被公平公正地置身于这样一种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架构之中:财富品质纯洁、正义畅行无阻、制度救济得力……这是民众的期待,也是各个城市努力发展的方向。

为什么,我们的每座城市都拥有豪迈壮观的蓝图,但却始终难以逃脱千城一面的命运?我们必须反思——谁的城市,谁的生活?

我们要知道,城市的发展,必须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出发;城市的建设,必须回归到人的生活。城市的进步,必须体现在那些细微的事物当中,体现在潜在的生活环境当中;城市的文明,必须为居民的幸福感兜底。 

新闻推荐

周至调查“有关系停车场”若发现有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将严处

昨日,本报A6版报道了《周至多家停车场顶风高收费》一事,引起周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当天即成立调查组,对本报曝光的“关系停车场”进行调查,并责令涉事单位限期整改、接受调查。违法填耕地私...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