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行走在野外的“光明”守护者 ——记咸阳市供电局兴平保线站巡线员

咸阳日报 2012-05-03 23:55 大字

本报记者 贾一丁 文/图

有这样一群人,天天在野外徒步跋涉,与电线、电杆打交道,精心维护电力线路的安全,他们就是不为公众所知的高压线巡视员。4月25日,记者跟随咸阳市供电局兴平保线站的巡线员们亲身体验了一回巡线工作的艰辛,听他讲述巡线的酸甜苦辣,对这群默默奉献的供电人多了一份了解与敬佩。

工作异常辛苦 月巡200余公里

上午9时,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330KV汤庄线起点。330KV汤庄线全长60余公里,拥有169基杆塔,是连接咸阳至宝鸡电网的主要联络线路,途经咸阳武功县、兴平市、西安周至县、宝鸡眉县,沿线村镇40多个。

一身深蓝色工作服、一双绝缘鞋、一副望远镜、一个工具包,巡线员刘小林检查完自己的装备后,就准备开始一天的巡线工作。兴平保线站巡线员刘小林,从2008年起就开始在这条线路上巡线,每个月刘小林都要和他的同事徒步巡查两次。月初一次,对每一座基塔、每一处线下施工,都要摸查清楚,月中旬一次,主要对月初检查的问题进行复查。刘小林告诉记者,受地形影响,他们要走很多弯路,由于要不时地停下来检查铁塔、电缆的细节,每个月步行的距离已远远超过200公里。

巡线员的工作时间没个准,凌晨四五点出门,半夜才能回家,走到哪吃到哪,走到哪住到哪更是常事。“算了,你就别回来了,住在单位吧!”刘小林的妻子一开始很不理解他,干什么工作不好非要受这苦。这在常人看来辛苦万分的工作,身为退伍军人的刘小林早已习以为常,只是对家人觉得有些愧疚。他想能够带着家人出去走走,多陪陪孩子,这对于常人十分平常的事,对于像刘小林一样的巡线员来说却成为一种奢望。

巡线员抬头看线,低头看地,谁家的树高了,哪边的工地开始施工,只要是高压线周围的“闲事”他们都得去管。巡线员严佐勋说:“有的铁塔在村民地里,如果树长高了,我们要去劝说村民把树砍了,一次不行多去几次。有时候找不到买家,我们还得帮着联系销路。”

“如果高压线附近有工地施工时,我们都得在现场看着,吊车等大型工程器械不能靠近330KV高压线7米范围内,距离5米就会产生电弧,十分危险。有些工地离家较远,有时候在工地一住就是三五天。”

看到万家灯火 我内心感到欣慰

下午1时,在别人看来游玩避暑的太平森林公园,巡线员的肩上却扛着繁重的工作和沉甸甸的责任。

这次的“主角”是在山头的一座座铁塔。刘小林说:“在山里巡线和在平地里巡线完全是两个概念,有时看着挺近的两座塔,走下来却要一整天。”

“你看这山边的石牌,是每个铁塔的路牌,每条上山的小路都是我们开辟的,平时根本没人走,到了夏天,山上的草长得很高,要是没了这些路牌,根本就找不到上山的路。”刘小林告诉记者。

蜿蜒的山路无法阻挡前进的脚步,记者跟随着巡线员们向大山里走去,与以往登山不同,这次的路,是狭窄陡峭的土路,路上满是落叶,十分容易打滑。山上一些长刺的树十分锋利,穿行其间,稍不留神手和腿就会被划伤,而这些巡线员们早已习以为常。他们一边为我们斩断路上的杂草,一边将脚下的土路踩实。看着不是很高的山头,我们用了40多分钟才登顶,上去时早已大汗淋漓,而刘小林和他的同事们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开始忙碌起来。

在山里巡线不仅要爬上一座座山,山里的野兽也是巡线员的“敌人”,野熊、蛇、蜂类……早已见多不怪,特别是山里的蛇,几乎每名巡线员都被蛇咬过。每次上山,刘小林和同事都要准备蛇药,以备不时之需。工作的辛苦在刘小林看来没有什么,只要每次看到远方的一片片明亮的万家灯火,内心感到很欣慰。(D)(7)

新闻推荐

“五谷”作画创造中华艺术的现代传奇 ——访景谷艺术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景林

景谷艺术创始人张景林景谷艺术——山水人家20岁时,我是站在地头看五谷,30岁时,是猫在城里看五谷,40岁时,是跑在山头看五谷,50岁,我囚在画室看五谷。也许到了80岁,就是在天上云头看五谷。景谷艺术对于我,就...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