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环保人”为航天基地生态环境工作“保驾护航”

三秦都市报 2022-04-12 00:38 大字

“这个点数据怎么这么高?咱们赶紧去现场看一下什么情况。”一大早,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航天分局的工作人员郑博,就在智慧环保平台通过雷达大屏发现了问题:位于东长安街的一处项目工地存在扬尘超标,他和同事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处置。

在检查的过程中,郑博手中始终握着一份工作手册,这可是他们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宝”。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郑博和同事们通过不断创新,总结出了覆盖各行业、各区段、全天候、全流程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三十条”检查工作法,把涉及施工工地的各类检查内容整合成为一张清单,按图索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三十条”检查,郑博和同事很快发现了工地在涉土作业和道路保洁等环节出现的问题,并督促施工方现场进行了整改。

这仅仅是郑博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航天分局的一线工作人员,郑博主要负责航天基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因为在工作中踏实肯干、勇于担当,受到各级单位和领导的一致认可,并被评选为西安市“最美环保人”。

据了解,这个被项目单位高度认可的“三十条”工作法,可是郑博他们结合辖区实际,根据“六个百分之百”和“七个到位”要求精心梳理的成果。每次到现场检查的时候就逐条对照,如果发现问题,就立刻把它做成标注,作为下一次检查的重点。在郑博看来,用这个方法检查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不会出现漏检或者重复检查这种情况。从行业主管部门到项目单位,都能很大地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三十条”工作法,不仅是工作守则,更是政策依托。

目前,航天基地共有20多家重点涉气工业企业,在建项目122个。其中秦创原项目11个,初期建设阶段项目5个。各类企业项目多,检查点位多,为了最大限度避免施工单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只要有新建项目开工,郑博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带着“三十条”来到工地,进行政策宣传。据悉,为了落实各项防治要求,宣传“三十条”工作法,郑博他们每周都要对辖区100多个项目工地巡检两次,日均要走两万多步。

在航天基地,还有很多像郑博一样的一线环保工作者,他们充分利用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手段,走在一线,干在一线,树立了新时期环保铁军的形象。守护一方碧水蓝天的同时,助力航天基地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本报记者郑亚玲

新闻推荐

进出沣东新城城市道路设置56处临时性交通管制点位

本报讯(记者董剑南)4月10日,记者从西咸新区公安局沣东新城分局获悉:根据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全区...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