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动力提供强大支撑长征火箭迎来新起点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刷新至400次

西安商报 2021-12-13 00:31 大字

本报讯(记者关颖)12月10日8时11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刷新至400次。从1到400,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性能可靠稳定、动力强劲的各型号发动机,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绝对主动力,助力中国航天不断迈上新高度。

在400次发射里,前三个100次分别用时37年、7年半和4年多,而最新的100次从2019年3月10日至今,仅用了33个月。“每个100次发射时间间隔的缩短,不仅表明长征火箭高密度发射已实现常态化,而且反映出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这个过程中,液体动力提供了先行一步的动力保障和技术支持。”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王万军自豪地说。

几十年来,通过我国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长征系列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并联、从低轨到高轨、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到发射载人航天器和空间探测器、从陆射到海射等非凡的技术历程,现已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载荷的运载能力,在推力、成功率、发射频度、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主发动机分为两代,第一代是以YF-20为代表的常规运载火箭系列发动机,用于CZ-2、CZ-3、CZ-4等系列运载火箭,也是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动力。依靠这些发动机助推常规火箭完成了300多次发射,支撑了中国航天的辉煌过往,是航天发展的基石,奠定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

目前,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主发动机存在常规发动机与新一代发动机并存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常规发动机高质量保证成功能力,航天六院探索了常规发动机开展产品保证策划和精细化落地的模式,在产品设计、生产、试验、发射、交付、使用等全过程实施了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技术管理和产品保证活动,在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同时,不断提升液体动力研制的效率和效益。“发展航天,动力先行”,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液体动力创新发展的规律。接过“接力棒”的新一代液体动力人,面临着高密度发射的挑战。为适应长征火箭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要求,航天六院在液体动力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逐步形成了小、中、大新一代运载火箭动力型谱的发展规划。

为提升发动机生产能力,支撑后续更高密度发射的挑战,航天六院围绕任务激增和产能提升主题,创建科学、协同、先进、高效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产保模式。通过全面整合、优化配置生产制造试验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卓越过程建设,打造卓越产品,确保以重大工程为代表的研制交付、液氧煤油发动机产能提升工程和“八年九机”快速研制等任务圆满完成。

近年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持续不断提升运载能力,北斗全球组网、嫦娥探月、载人空间站建设能够顺利实施,离不开火箭运载能力的不断提高。航天六院按照“八年九机、争创第一”的思路,瞄准世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尖端技术,将利用8年时间,成功研制以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百吨级补燃循环液氧液氢发动机为代表的9型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支撑载人登月、深空探测、天地往返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重大航天任务实施。

新闻推荐

夜宿大车店 贾维岳

知青挑粪(资料图片)知青劳动(资料图片)1992年,身无分文的我回到北京,借宿在已经过世的岳父母家。我和妻儿一家三口挤在9平方米...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