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
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点亮”童年。 (记者 康乔娜 摄)
办好一所学校,就能成就更多孩子,造福更多家庭。3月25日,西安市教育局召开西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名校+”工程现场观摩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月度调度会。来自市教育局、各区县教育局、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各开发区教育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分5组参加现场观摩,分别考察了17个区县、开发区教育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和“名校+”工程开展情况。
高新一中实验中学
全方位打造家门口一流学校
走进西安高新一中实验中学,恢弘的建筑让观摩嘉宾眼前一亮。学子们展示了钢琴、乐队、合唱、机器人和实验探究等各类特色教学成果,精彩纷呈。
作为2020年高新区50所新建投用的学校之一,该校建筑分布采用院落式布局,2800平方米的图书馆、理化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以及各类特色部室一应俱全。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在设计中还充分考虑了科技创新、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审美情趣培养、体能发展等方面的教育需求,配套多间创客教室、8泳道标准游泳馆、音乐厅等,全方位打造家门口一流学校。
记者看到,教室十分宽敞,从硕大的窗户上投进明媚的阳光。教室内温度宜人,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成为标准配置,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立柜门的小储物柜,可以放置书本和学习用具。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该校与西安高新一中实现资源统一配置、人员统一调配、教学统一管理、课程统一设置、教研统一安排、考试统一进行、评价统一标准等七个“统一”。学校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式,体现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精准教学和先学后教的现代化课堂理念,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精准了解学情,对知识切片化推送,让课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西安市第三中学分校
“名校+”工程让学生享优质教育
从2015年在校生仅有300余人,到2017年增加到600余人,再到如今达到近千人,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让孩子上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西安市第三中学分校。
环境优美,布局紧凑,琅琅的读书声从教室里传来,青春的朝气在校园里洋溢……学生们听课时专注的眼神和运动时动感的身姿让观摩嘉宾不由驻足。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市三中分校原为市九十中学。在碑林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市三中“名校+”教育联合体成立,“+校”市三中分校在市三中的引领带动下快速成长。学校投入近2000万元进行提升改造,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分校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提升。
与此同时,将市三中优良的基因通过“名校+”传承到分校,在教科研方面,老师分学科在统一时间参加教科研活动,统一时间组织同课异构,组织课堂教学观摩。无论是教学效果的检测、评价,还是班主任的培训等,两校均实现了一致。市三中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精细化的管理经验在分校推广普及,重塑分校的面貌。如今,市三中分校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中考成绩、生源数量都有了根本性突破,生源纷纷回流。家长们发自内心地感慨:学校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教育优质均衡给了孩子们精彩的现在和美好的未来!
太华路小学
特色创客教育点燃学生创新之火
放飞梦想的航模、会跳舞的机器人、开启思维殿堂的3D打印技术……在新城区太华路小学,观摩嘉宾纷纷为学校的特色创客教育点赞。
在该校的创客空间,学生们可以学到航模、机器人、少儿编程等多种特色课程,点燃了孩子们的创新之火。在智慧音乐创客教室,还能通过智慧钢琴,上一堂生动的音乐课,陶冶情操,培养音乐感知力和鉴赏力。“我们每星期都盼着来创客空间上课的这一天。”学生柏昱辰说。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太华路小学原是一所城中村学校,学校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2015年,改扩建后的新校投入使用,成为西安市二环内面积最大、设施较好的公办小学。从学校联盟到集团化办学,再到“一长多校”深度融合……新城区教育局实施“名校+”工程,通过“民办+公办”的模式,太华路小学成为民办“名校”西安新知小学教育集团的一员。
太华路小学成建制移植了西安新知小学的管理理念、文化与教学管理模式,共享校本课程、特色教学和校园文化,共同开展教研活动等。如今,太华路小学的办学水平和家长认可度连年提升,区域内优质学位供给不断扩大,逐渐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分校
投用仅半年新校变身“名校”
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课桌椅漂亮实用、储物柜每人一个,所有材料均为环保用材;智慧黑板、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录播设备一应俱全……观摩嘉宾看到,如此“大手笔”的布置,只是2020年9月投入使用的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分校的一间普通教室。
一直以来,公办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是太华路地区公共服务配套的短板之一。市八十九中学分校位于新城区纱厂东街南边,是西安市高标准、高品质建设的重点项目。这所崭新的学校,为太华路地区带来了优质教育资源,已成为附近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名校。
“师资力量是学生和家长最看重的教育因素。”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新城区积极推行“名校+”工程,分校由市八十九中学教育集团“委托管理”,与省级示范高中八十九中深度融合,统一配置资源、统一调配人员、统一教育教学管理、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育科研、统一评价反馈,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
2020年秋季,市八十九中学分校高质量、一次性完成了300名招生指标。“我们的老师非常优秀,学校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也让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学生李星荧说,她最喜欢学校的新部室,那里不但给师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还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远东实验小学
“+校”变“佳校”迸发新活力
建筑古色古香,教学设施智能先进,师生们充满阳光与活力,是观摩嘉宾对莲湖区远东实验小学最为深刻的印象。
学生们在风雨操场展示了活泼动感的啦啦操、韵律十足的吟诵课。电子班牌、智慧图书馆、智慧课堂、书法教室、科创实验室、人工智能教室等,让观摩嘉宾近距离感受到该校“高配”的教学条件和孩子们“超燃”的创新能力。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9月,作为莲湖区教育局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项目,远东实验小学以崭新的面貌、优雅的环境迎来了第一批717名学生。学校从硬件设施到师资配备,上级都给予了重点支持。自建校以来,学校大力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了智慧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智慧学习应用覆盖全体学生,智慧班级覆盖整个学校,荣膺“西安市首批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
为了让学校的软硬件“比翼齐飞”,老牌“名校”远东一小与远东实验小学建立了“名校+”教育联合体。两校通过教育教学同步的方式,实现了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育质量很快就得到了区域百姓的认可。如今,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远东实验小学的学生人数已经从当初的717人增至1559人,实现了翻番,当地学生纷纷回流,“名校+”工程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政策红利”。
航天城第一小学
开展特色社团活动打造魅力科幻校园
“你看,火箭发射了!”3月25日,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未来工程师俱乐部中传来了响亮的欢呼声。在这里,同学们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发射“水火箭”,通过VR教育学习安全逃生,通过编程和硬件的结合应用到机器人身上……在这里,校园生活充满了“科技感”。
采访中,该校科学老师晁悦告诉记者,学校的科学综合社团创意工作坊,每周一、周三都会有一小时的课程,培养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除了科学社团外,该校皮影社团也颇具特色,每周邀请非遗传承人驻校对学生进行指导。
为更好地发挥“名校+”教育联合体的名校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0年6月12日,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与北里王小学组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记者在航天一小看到,该校数学教研组的老师正在对北里王小学的一堂数学课进行线上指导、课后集体教研,一学期这样的线上指导各个学科都会进行多次。
“目前辖区共有19个‘名校+’教育联合体,其中市级4个,跨区域的有6个,航天一中、航天二小通过兼并融合的方式,有效地帮助‘+校’,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航天基地教育局局长金枝表示,今年航天基地将进一步探索“一长多校”“集团化办学”等模式,努力实现全区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曲江第六小学
教师柔性流动创建有品质教育品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3月25日,在曲江第六小学童心剧场,一场特色课程正在进行。老师让孩子们通过朗诵表演,加深对《江南》这首汉代民歌的理解,这样的趣味学习在校园内已是司空见惯。
“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做有根的教育。”走进曲江六小的校园,这句标语在黄色的墙壁上十分醒目。在曲江二小教育集团总校长阎利娟看来,就是要实行“扎根”工程、“聚心”工程,促进文化传承,增强集团的精神引领和凝聚力。
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于2020年7月,由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曲江第六小学、曲江第七小学、曲江第十二小学4所学校组成,集团采取“一长多校”的“名校+”暨“复合型集团化”的办学模式,积极创建有品质的教育品牌。
集团通过多元互动,坚持“引人与引智结合,引智至上”的原则,通过输送提拔、承担重任,长期交流、临时支援、项目合作、学科互助、跨校区带徒、定期轮岗,实现教师的柔性流动,促使优质教师资源的价值充分最大化。
集团名师工作室强辐射、教师个人工作室强引领、“成长合伙人”结伴行……各校之间不同层面互动,共同开展日常教学管理、教研活动以及校内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通过合伙互助、优势互补,实现教师共同成长。
未央区方新小学
缩小校际间办学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3月25日上午,由西安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西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暨‘名校+’工程现场观摩会”走进未央区方新小学。
传统扎染、五彩脸谱、缤纷绘画、精美手工……在学生艺术作品展区里,分别展示了联合体五所学校学生的各类艺术作品,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本研修成果展厅内,墨香温婉、个性绽放、异彩纷呈,分别展示着方新小学“名校+”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校本研修成果。
自西安市2018年实施“名校+”工程以来,方新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以“融合融通融洽”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名校资源和品牌效应,通过科学规划、示范引领、扎实推进、智慧共建等途径,使五所学校在校园文化、德育、教学、培训、评价、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深度整合,不断缩小校际间办学差距,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未央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名校+”工程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统筹安排,科学组建了36个“名校+”教育联合体。先后开展了“名校+”校长论坛、“名课堂+”、“名校+”校本研修、“名校+”思政大练兵等优质活动,不断助推内涵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
灞桥区东城一中
“名师工作室”下沉“+校”让优势资源互补
身着蒙古族服饰的男声合唱嘹亮昂扬、课间太极拳让孩子们静心养息……走进灞桥区东城一中,这里丰富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的决心。
伴随着2018年8月14日《西安市名校+工程行动计划》的出台,东城一中先后与西安市第五十六中学、宇航中学、高桥中学组成东城一中“名校+”教育联合体,开展了联合考试、跨校教研、师生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特别是带动五十六中校区走“兼并融合”模式的发展方向,通过一系列活动,加强了教育教学交流,实现了优势资源的互补,缩小了城乡办学差距,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两年来,东城一中组织16位教师到五十六中校区交流任教,组织6位骨干教师到五十六中校区送教,每年开展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共同组建“名师+”团队,通过东城一中“名师工作室”下沉五十六中校区等活动,带动五十六中校区教师业务快速提升。
目前全区“名校+”工程实现了全覆盖,名校与“+校”之间实现了“六统筹”和“六同步”。“六统筹”即:统筹组建“名校+”、统筹改善办学条件、统筹配备管理团队、统筹配置教师队伍、统筹开展教育教学、统筹施行质量监测。“六同步”指教学计划同步、课程安排同步、备课教研同步、教学进度同步、教育活动同步和教师培训同步。
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
多彩课程助推“高新侠”全面发展
3月25日,西安市“名校+”工程现场观摩第3组一行38人走进西安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参观了学校思维碰撞、岩彩壁画、未来校园、牛仔花园等特色展区,以及下沉花园、风雨操场、游泳馆、图书馆等实地活动区域,并在报告厅观看了师生表演。
“‘敬业奉献,爱生如子’,扶你直上九万里”“家校携手,亲密无间,助你拼搏少年时!”“不负亲恩与师爱,不负青春不负己!”《三初的故事》讲述了西安高新一中分校家长、学子及教师选择这所学校的心路历程,深切动人的独白打动了在场所有观众。
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们创造了全面发展的土壤,参观团被“高新侠”们的博学与才艺所折服。
在图书馆,校园小作家陈一闻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撰写的书籍,并表示在学校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他将继续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纲接过陈一闻的赠书,勉励他继续努力,同时对西安高新一中分校“博雅”特色课程体系表示肯定。
据悉,西安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隶属西安高新一中“名校+”教育集团,由西安高新一中实施统一管理,通过“教学教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校本课程+”等多维度的资源共享,实现管理对接,师资共建。学校精心打造了以课程为基础的特色活动、精品校本课程及选修课程,探索“4+1”特色课程,构建起涉及健康、人文、语言、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博雅教育课程体系。
本组稿件由记者王燕康乔娜采写
新闻推荐
4月1日前申请办理的预售许可,按照什么政策执行?购买的车位是否也要接受预售资金监管?哪些情形可变更资金监管账户?对于这...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