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甜头 大圈套 陕西省公安机关治理网络环境系列报道之三

西部法制报 2020-09-29 00:58 大字

董丽君高虎

提及网络安全,网络诈骗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除了传统的诈骗手法,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上出现了许多“刷单兼职”的“轻松”副业。看着这些打着“足不出户、日入斗金”“轻点鼠标、轻松赚钱”的兼职广告,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心动了呢?

记者从陕西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中心了解到,现在电商竞争激烈,很多店铺会通过找人刷单的方式来提升店铺的销量和好评率。刷单作为一个电商产业的衍生词,是指帮网店刷虚假交易量,提高商家信誉,并获得一定金额回扣的行为。刷单操作简单、成本低,许多商家为了争取网购平台的靠前位置,也会在这方面投入部分资金。但是刷单中存在的漏洞也吸引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注意力。不法分子主要通过QQ群、微信、微博等发布招聘广告,打着“高薪”“轻松”的旗号吸引目标群体。

今年6月,西安工作的李丁(化名)在一个微信群中无意间看到有人介绍京东刷单兼职的信息:“工作时间地点不限,有部手机即可,每天兼职工作1~2小时,日结80~300元……”李丁被让人心动的广告语吸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与对方的派单客服对话,在简单沟通后,李丁按照对方给的工作流程开始了第一次刷单。他按照对方要求购买指定物品,虚假收货后五星好评,在完成一系列的操作后,商家返还了李丁之前购买物品的资金,并给予50元的酬劳。

在初尝甜头后,李丁便欣然接受了这份“轻松”的副业。然而,第五次刷单后,李丁却并未收到相关的酬劳,购买物品的资金也没有被退还。李丁随即询问客服,客服以刷单操作流程出现问题导致资金被冻结为由,拒绝返还相关资金。

客服还告知李丁,解冻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可以通过继续刷单、完成连环任务来缩短解冻时间,且刷高额的商品返利更高、解冻更快。李丁按照客服的指示,连续刷了几笔金额较高的物品,在前前后后投入5万元后,依旧没有拿到本金和酬劳的他才发现自己受了骗。

办案民警介绍,像上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一般采取漫天撒网的方式发送广告信息,只要有受害者主动联系,犯罪分子会先对其进行“培训”,告知“工作”十分简单,只要在网上拍下指定的商品并付款就能获得不菲的报酬。当然商品货款需要受害人先垫付,订单拍完后会一起支付受害者的货款和酬劳。为了骗取受害人信任,犯罪分子还会晒出他人的兼职收益和付款截图。

当受害人开始“工作”后,犯罪分子会先给些甜头,前几单会按照约定退还购物资金和酬劳,骗得受害人信任,让受害人加大投入,多刷多赚。后面几单开始,犯罪嫌疑人则会因人而异,他们会在与受害人聊天时,诱导受害人透露自己的相关信息,从家庭、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入手,以此来判断受害人的“可利用价值”,并决定什么时候收网。

随后,犯罪嫌疑人就会以“任务未完成”“卡单”等各种借口拒绝支付货款和酬劳,并不断鼓励受害人继续刷单,表示只有不断刷单才能拿到之前的货款和酬劳。就这样,受害人一步步被诱入刷单陷阱,不少人为了拿回货款和酬劳,便越陷越深。

对于这样的刷单诈骗,犯罪嫌疑人几乎是零投入,因为刷单的回扣,前几单基本是那些有需求的商家给的,而一旦开始收网后,受害人刷单购买东西的网店也都是一些用虚假身份注册的店铺,追查难度很大。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刷单诈骗案例并不少,诈骗手法也大同小异。2020年3月1日至13日,榆林市公安局接到刷单类网络诈骗警情8起,损失达54.1万余元。5月21日,西安冉女士在抖音上认识了一位网友,对方以刷单返利的名义要求冉女士向对方账户转账,冉女士先后向对方转账5次,被诈骗共计53783元。5月27日,西安市民杨小姐在微信群内结识了一个自称京东刷单派单员的“微信好友”,后在其指导下,杨小姐开始刷单,被骗109187元。5月27日,西安市民徐女士收到了一条名叫“邓露露”发送的兼职招聘短信,在“邓露露”的利诱下,徐女士在网络上刷单,被诈骗6400元。5月28日,西安的姜先生被一“微信好友”以“通过刷单为商铺提高信誉”为由诈骗,诈骗金额4288元。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网络刷单诈骗的受害群体主要有三类:一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二是收入不高、有大量业余时间的人;三是在家的无业者。而众多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各种骗局都主要是利用受害人有兼职赚钱或者以小博大的心理,从小金额尝试的成功刷单交易,到逐渐加大刷单筹码的高额投入,最终获取的不是高额的佣金回报,而是血本无归的惨痛教训。

虚假身份,跨国账号,网络转账……这一系列网络诈骗的特征都加大了涉案资金追回的难度。请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网上兼职刷单就是诈骗;莫贪心,被轻松刷单赚大钱蒙蔽了双眼。刷单、刷信誉等行为已被多部门明令禁止,并非正当兼职,广大群众务必要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爱我中华·我爱中华

西安英才教育六年级杨王靖宇“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