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踪镇:巧施致富“田间策”

马鞍山日报 2020-06-16 00:36 大字

仙踪镇:巧施致富“田间策”

仙踪镇骆集村打破地理位置限制,从田间地头着眼,围绕生态农业,紧跟绿色发展,谋划旅游前景,找到了一条强劲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村集体的脱贫致富之路。

稻鸭共生

生态农业闪耀“带动”之光

“一亩田大概8只鸭子,再根据秧林的实际大小,确定投放鸭子的数量。”仙踪镇在文家庭农场里,场主夏在文正在田间查看秧苗长势,准备捉鸭下田。“鸭子一是扒草二是除虫,尽量少用或不用除草剂,多用杀虫灯、诱捕器;多用农家肥,尽量不用化肥。”这种主打生态、“稻鸭共生”、绿色环保的种植模式,让“任家湖”品牌大米在周边小有名气。

品牌打出去的同时,骆集村还主抓家庭农场的带动效应。帮助20户贫困户和农场签订协议,流转土地25亩,380元/亩,每户平均增收约500元;安排部分贫困户到场里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发挥在文、国才两个家庭农场的信贷分红作用,帮助29户贫困户实现小额信贷“户贷企用”,每户每年获得入股分成3000元。

资产收益

绿色发展走稳“增收”之路

2018年骆集村先后新建了2期薄膜大棚,形成占地34亩的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大棚以发包的形式租赁给村内种植大户,村集体经济每年获得收益4.25万元,此外还优先介绍5户贫困户从事除草、打药等工作,拓宽部分贫困户就业路径。

考虑到光伏发电效益较高、耐候性强、生命周期长,骆集村于2016年底、2017年9月先后建成并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00kW,为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6万元/年。

农忙时节的骆集田间,少不了植保无人机盘旋工作的身影。2019年7月,骆集村利用资产收益扶贫资金20万元购置4台植保无人机,租赁托管给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用于农业植保。村集体经济获益2万元/年的同时,还为村内13户种植大户提供了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和更低的植保成本。

“我们的落地产业出发点是为农业服务,为村民增收,骆集村由原来的一无所有到去年的稳定增收12万元,不少贫困户也有机会就近务工,这让他们有了获得感。”骆集村党总支书记钟泉说。

立足长远

旅游前景点亮“振兴”之灯

红鱼、天子蓝、虎纹……20多种七彩神仙观赏鱼,在鱼缸灯亮时游曳多姿,色彩鲜艳,引人注目。2018年,村里积极联系有意返乡创业的赵军,鼓励他回村创业贡献家乡发展。于是赵军带着家人回到骆集,建起了规模在省内名列前茅的养殖基地,开始了七彩鱼苗的培养和销售。作为观赏类高消费品,七彩鱼的价格在25-200元/尾不等。如今每年6万-10万尾的成品鱼不间断销往北京、西安、广州等全国各地,采购前景良好,收益初见成效。七彩鱼养殖场建立之后,村里已脱贫户王国英在这里找到了一份工作,手头活上的事她都可以做,一天收入100元。

“近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增收,发展‘田间经济’,稳扎稳打基本实现村集体每年稳定增长的预定目标。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以休闲生态农业为基础,在发挥已有产业稳增收、强带动的同时,联合市科创中心建立相关实践基地,‘洞见’旅游资源,形成集观光旅游、采摘垂钓、田园乐趣为一体的产业形式,不断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骆集村党总支书记钟泉介绍说。通讯员 程汗 王子涵

新闻推荐

国内芯片领域又一突破 西电技术助力航空航天等实现远距离探测

本报讯(记者姜泓)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针对国家重大工程、航空航天、无人系统、消费电子等应用对远距离三维感...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