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出个未来 西安市太乙路中学成为陕西省举重人才摇篮

西安晚报 2020-04-30 05:23 大字

蒋永忠教练和队员受访者供图蒋永忠教练为学生上力量技能课受访者供图

将体育搞出名堂的中小学不算少,但将举重项目“做大做强”的学校却屈指可数,西安市太乙路中学正是其中之一。在这所学校里,举重教练蒋永忠与“铁疙瘩”打了30多年交道,他最引以为豪的是自己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大有希望的弟子。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让孩子们通过体育“闯”出未来,而那些杠铃无疑就是成长的“砝码”。

结缘举重纯属意外

今年52岁的蒋永忠,与举重项目的结缘纯属意外,“我上中学时才接触举重,当时学校老师是练举重的,他看我身体条件不错,就带我一起练。”1983年,蒋永忠人生第一次举起了完全陌生的杠铃,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放下”。从一张白纸到拿到全市冠军,蒋永忠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1984年,他拿到了西安市举重少年赛的金牌,并凭此进入省队训练。正当蒋永忠开始憧憬未来时,命运却与他开了一个玩笑——由于伤病,他不得不退役念书。

毕业后,蒋永忠在一所小学当体育老师,“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挺不甘心,伤病让我早早离开了赛场,当了体育老师之后我总想继续做些什么,延续我的举重梦。”也正是从那时起,蒋永忠开始在学校里发掘举重苗子,尽管也曾遭到过外人的冷眼,但他一直在苦苦坚持。

学校支持项目发展

蒋永忠的教练生涯,在2005年迎来了新的篇章。那一年,他进入到西安市太乙路中学。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将举重项目作为特色体育发展,组建了举重队,同年先后被批准成为省市区三级举重后备人才基地。

耀眼的光环下,却有着“一穷二白”的现状。“最开始的时候连场地都没有,只能租个厂房训练。人才选拔也是一个大问题,只能自己不停地外出招人。这么多年,我最感谢的就是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尤其是学校方面给了项目发展很大的空间和支持力度,我才能放开手脚去干。”蒋永忠说:“刚开始搞训练时,好苗子要么不愿意来,要么已经被地方队选中了,我只能挑条件差一些的孩子,但只要孩子们愿意练,我就会尽我所能。孩子和家长这么信任我,我必须负起责任。”

基地成为“全国唯一”

凭借对科学选材路径的不断摸索以及多年的执教经验,蒋永忠挑选的队员逐渐开始崭露头角。2007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100个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中,太乙路中学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创建在普通中学的后备人才基地。据太乙路中学校长罗国庆介绍,学校为了举重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制定了“以教为本,体教结合”的办队理念。“以教为本”是指举重队的成员以学习文化课为首要任务,坚持队员与普通学生混合编班,全体队员必须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其他学生一样完成在校文化课学习。“教体结合”是指在课余时间,组织学校学生参加基本身体素质和举重专项训练,以达到以教为本、教体结合、全面发展的目的。

罗国庆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高队员的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顺利完成学业,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在践行“以教为本,教体结合”的理念中制定了一系列训练教学计划。根据学习、训练、竞赛和生活等方面,从文化课学习、队员选材、技能评定、日常考勤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

为省市输送众多人才

为进一步扩大选才范围,使基础教育和青少年举重人才培养形成良性互动,太乙路中学从素质教育目标出发,研发并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校本课程《力量技能课》,参与力量技能训练和举重业余训练的人数达到了学生总数的95%。

多年来,学校举重队在国家、省、市、区比赛中,共取得了金牌近300枚、银牌近200枚、铜牌150多枚,9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2017年陕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西安市代表团在举重项目上收获了13枚金牌,其中9枚都是太乙路中学队员获得的。另据蒋永忠介绍,这些年来学校共向市队输送了上百名队员,向省队输送了50多名队员,有队员入选了国家奥运集训队,另外还有部分队员进入到外省队伍,或者考上了大专院校,“每当孩子们因为练举重有了出息,我都十分激动,一方面他们是在帮我圆梦,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没有辜负上级部门、学校领导以及家长们的信任。”

首席记者闫斌

新闻推荐

回应 超市升降机噪音扰民 立即整改 如多次不达标将拆除

2020年4月20日,有市民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纺织城纺正街纺三路十字西南角宇鑫商贸家属楼附近有个超...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