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上竹篾子灯笼“守”艺人
王学坤和张淑娅在制作竹篾子灯笼□魏丹丹文/图
“火葫芦灯,刮大风,我是我舅的亲外甥。”在西安白鹿原上,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每到过年的时候,舅家都要给外甥“送灯”,“灯”与“丁”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竹篾子灯笼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由于白鹿原依山傍水,气候凉爽,适合竹子生长,以往村民就地取材,家家户户都做灯笼。
如今,市场上已经很少能见到竹篾子灯笼,白鹿原上也只有为数不多的手艺人,还依然保持着用竹子编火葫芦灯的传统,王学坤和张淑娅在这条路上,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
“现在疫情缓解了,一些饭店陆续营业,需要灯笼烘托气氛。家里目前总共积攒了300多个竹篾子灯笼,完全能供应得上。”77岁的张淑娅老人说。
“我们制作的灯笼有火葫芦灯、宫灯、星星灯、花瓶灯等等。”张淑娅介绍,在关中地区的风俗中,女儿出嫁后的第一年春节,娘家人要给女儿家送灯笼,希望女儿多子多孙。
“我爷爷、姥爷、父亲都是白鹿原上做灯笼的手艺人,竹篾子灯笼我小时候经常见。”今年80岁的王学坤从小耳濡目染,五六岁时就能自己动手做小灯笼了。“小时候一编就编一天,但也不觉得累。”
王学坤与张淑娅成婚后,以种庄稼为生。农忙时务农,闲时他们就一起编织灯笼,拿到集市上去卖,以此补贴家用。
“65岁以后,我们不种庄稼了,就专做灯笼。”他们夫妇二人合理分工,王学坤负责破竹、泡竹、破篾、划篾,而分篾、编织等工序多由张淑娅完成。长年累月的编织,王学坤和张淑娅的手都结了一层厚厚的茧。“当时还算手快,一天可以做20多个灯笼,一年靠卖灯笼,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王学坤说。
灯笼的编织工艺很复杂。一个竹篾子灯笼的制作,从破竹、划蔑,到编织、收口、烘烤、滚浆、糊纸等,要经过十几道手工技艺。
“竹子的选择很讲究,每根竹子都要生长3年左右。竹皮要均匀地‘片’成四份备用,这叫划篾。”王学坤介绍,划篾讲究眼到手到,以及嘴巴的配合。篾刀下手要稳准,用牙咬住划开的竹篾,“嘶”的一声,瞬间就扯出4根50厘米长的篾丝。“小时候总会划破手,竹签刺到肉里可疼了。现在做了几十年了,一般不会划到手了。”王学坤笑着说。
编织灯笼收口最难,熟练的艺人收口均匀规整,灯笼也就圆润饱满,王学坤就是收口能手。张淑娅编织好灯笼后,王学坤一手抓着灯笼口固定,一手将竹片交叉捆紧,经过炉火烘烤,再用糨糊贴上红纸,配上流苏,一个古朴的红灯笼就做成了。
“每到春节前,预订灯笼的人就特别多,有时候定金都不敢收,担心时间紧做不出来。”王学坤说,有了一定的名声后,富平、临潼等地的商贩也来找他们订购灯笼。
“我们年纪大了,动作也慢了,两人合作,一天也只能完成五六个,所以一年365天都在做灯笼。”张淑娅说,现在并不靠卖灯笼补贴家用,只是不想让老手艺失传。“有商贩需要灯笼时,能供得上货就行。”
“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很多老手艺人也去世了,做灯笼的一共不到10户。”王学坤说,他们已经有六七年没有在家过春节了,每年都要外出展示,让更多游客看到传统的竹篾子灯笼技艺。因为担心这门手艺失传,他的儿子、女儿以及孙子都开始学习做灯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黎娜)25日,记者从西安市疾控中心获悉,目前全市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全面复诊,接下来将对前期疫情期间未种疫苗进...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