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挽歌墓志”寄托别样哀思

三秦都市报 2020-04-02 01:17 大字

张免墓志盖上除了挽歌,还刻画着天象图案清明节,寄托的是淡淡的哀思,怀念的是浓浓的亲情。“片玉琢琼文,用旌亡者神。云埋千陌冢,松锁九泉人。”“孤坟明月里,阴风吹残阳。苍苍度秋水,车马却归城。”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着一批刻有敬挽诗歌的唐宋时期墓志,这些刻写在墓志盖上的挽歌凄婉哀伤,令人无不为之动容!

20多方墓志刻有挽歌

“2005年至2006年,西安碑林博物馆先后3次征集到一批唐宋时期的墓志,这批墓志均出土于山西晋东南地区的长治地区(唐代称为潞州)附近,其中有20多方墓志刻有挽歌,多数在挽歌内圈或外侧四周刻有八卦符号,一时间引起社会与学界的广泛关注。”4月1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庆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挽歌刻写在墓志盖的四周,外侧又环绕线刻几何折线纹和八卦纹。挽歌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排列,以绝句的形式书写,分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不等,内容主要叙述对死者的怀念和家人的悲痛。

墓志是中国古代墓葬中石质的随葬品,用来记录墓主人身份和颂扬其生平的功绩,一般墓志盖上的文字只说明死者的职位及出生地,没有悼念的文字。而挽歌早已有之,但都是送葬时亲人或挚友扶灵车而吟诵歌唱的哀切之辞,非镌刻勒石之用。这些“挽歌墓志”实物为首次发现。王庆卫说,这些挽歌集中刻在墓志盖之上,内容都是哀挽之辞。其中多见“哀”“哭”“悲”等表现对逝者哀伤之情的字眼,所表现的意象也都带有哀伤的情调,所描绘的景物也都散发着悲凉而沉重的色调。如“风”字选用的词语是“阴风”“秋风”“悲风”“风悲”;“月”字选用的词语是“夜月”“月明”“明月”“残月”“苦月”;“水”字选用的词语是“春水”“秋水”,且其色“苍苍”。此外,还有“孤坟”“幽壤”“幽坟”“黄蒿”“九泉”“玄泉”等语词,无不引发人们哀伤痛楚的心境。

挽歌内容反映社会变迁

“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骆宾王所写的这首挽歌诗,从初唐到五代时期广泛流传,甚至在五代时期发现的赵睿宗墓志盖上还镌刻了此诗,仅仅有个别文字不同。挽歌是诗歌的一种,以寄托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为主题,通常由挽士(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少年人)在丧礼上吟唱。《全唐诗》留存挽歌200余首,大多是文人士大夫为皇帝或达官贵人所写的挽辞,这些挽歌除了悼亡之外,往往附加着政治与身份的内涵,风格也有雅俗之别。

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的“大唐故张府君墓志铭”盖上的挽歌为“孤坟明月里,阴风吹(残)阳,苍苍度秋水,车马却归城。”在另一方“唐故李府君夫人墓志”盖上的挽歌写道“剑镜匣晴春,哀歌踏路尘。名镌秋石上,夜月照孤坟。”在“郑宝贵墓志”上的挽歌写着“人生渝若风,暂有的归空。生死罕相逢,苦月夜朦胧”……同样哀婉伤感的挽歌出现在20多方墓志上,读来令人不禁凄然泪目。

“挽歌的使用不仅仅寄托着对亲人的哀思,更是表达孝道的最佳舞台之一。随着社会变迁,原本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的挽歌就在民间盛行起来,尤其是政府统治力弱的地方就更加普遍。”王庆卫说,挽歌不仅揭示了唐代社会中普通民众面对亲朋死亡所表达的真挚感情,也反映了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网络关系和价值观。

“挽歌墓志”纹饰组成“宇宙系统”

“在这些刻有挽歌的墓志盖上,别的纹饰有多有少,但八卦符号都是必备的,可见伴随挽歌一起的纹饰不管怎么变化,八卦符号都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古人在认识宇宙万物时,总是按照天、地、人、物的思路来思考的。”王庆卫说,珍藏在碑林博物馆的“张免墓志”除了墓志盖上刻画的八卦纹饰之外,还有四神、十二生肖、二十八星宿等天象图案。

王庆卫研究发现,张免墓志的志盖从内向外分为五个层次,最中间刻有挽歌,第三层刻有八卦符号,第四层刻有二十八星宿图案,第五层刻有四神与十二生肖图案。张免墓志盖在八卦符号四周,与八卦方位相对应排列着二十八星宿,每方七宿均以图案表示。古人以二十八星宿诸天星斗为标识的周天图,在道教中它们是先于天地开辟就存在的图式,掌握它就掌握了“天之根纽,炁之经躔”,故这种图式具有着宇宙合一的妙用。至此,八卦、二十八星宿、四神、十二生肖依次在志盖上面环绕排比,这种配置方式,体现出唐人心灵深处的宇宙观和灵魂观念互相交融的意识,它们之间的方位互相对应,形成一幅完整的天象图案。“刻有挽歌的墓志及其本身的纹饰组成一个全面的宇宙系统,在这个时空中,墓主把他的一生功业都刻在墓志上面,以追求沟通天地、永垂不朽的永生。墓志及其墓室代表着古人的思想信仰,通过墓志把墓主嵌入宇宙的镜框里面,这样一来墓志本身以及置放墓志的处所或者整个墓葬就化为墓主生平的纪念厅,成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丧葬纪念碑。”王庆卫说。

“从墓志上所刻谶语的文化中我们知道,八卦作为占卜工具,其意更多预测未来之事,有强大的暗示或祸福因果关系。”学者刘天琪认为,从墓志盖形制的文化内涵来看,古人把现实生活中经常性的巫筮活动以八卦符号的形式刻画在象征着地下宇宙的墓志上,是原始巫术思想的延续,其意与我们讨论的四神、十二生肖的文化内涵一样,体现了隋唐时期的丧葬理念和生死观。

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西安市井生活逐步恢复“烟火气” “补偿性消费”升温明显

目前,随着西安复工复课、堂食和景区开放、周边游等逐步恢复,吃穿住行等生活正在回归常态,西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