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中听往事
○杨平选
“你家还有这老古董。”搬家的时候,工人突然惊奇地喊道:“我搬了不知多少家,从来没见过这东西。”他从放杂物的角柜里,掏出一样东西。这是一个砖块大小的塑料匣子,外面包裹着黑色的牛皮套,还带有背带。看见这物件,我心头一阵惊喜!这不是我家四十年前的“红梅”牌收音机吗?瞬间便勾起了我儿时一段快乐的记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在关中平原一个小村庄。那时人们的精神食粮很少,一年半载只能看上一场电影或者秦腔戏,听老人们讲故事是我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直到有一天父亲从县城买回一台收音机,儿时的我才彻底开阔了视野。父亲说,这里面装上电池就能发出声音,什么新鲜事都会告诉你,能听故事、听歌曲,还能听秦腔戏。我拿在手上左看右看,稀奇得不得了。
有了收音机,我每日每时都希望能听到美妙的声音,渴望知道更多新鲜事。可父亲却不让随便打开,只有吃饭的时候或者农闲时,父亲才打开收音机挂到堂屋的立柱上,供全家人收听。清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午有评书演播,晚上有电影剪辑,《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都是我喜欢听的节目。秦琼卖马、三十六弟兄结拜贾家楼,这一个个故事都让人心驰神往,可惜一天只播一回,当听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时,手中的筷子常常还插在碗中一动未动。《杨家将》中七郎八虎大战金沙滩、《岳飞传》中岳云锤震金蝉子的段落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那时广播剧特别吸引我,《鼠夹上的蛋糕》《一架吵到大天亮》等让我听得上了瘾,可这节目通常是深夜才播出,父亲晚上九点后又是绝对不允许开收音机的,怎么办?我便假装睡觉,等大人们睡着了就偷偷抱着收音机钻到被窝里听,把声音开到最低,紧紧贴在耳朵边,生怕惊醒了父母。深秋的一个晚上,细雨淋淋,父亲召集全家边剥玉米边听广播剧,剥完玉米后虽然已经很累了,但我还是熬到半夜等家人都睡着了后,又继续偷听广播剧。谁料听着听着,我竟不知不觉睡着了,天亮时,是父亲的两巴掌打醒了我,睁开眼才知道收音机电池已经耗完了电,又耽误了上学。我一声不吭,翻身背起书包,顾不上洗脸就跑出了门。
这台收音机带给我无限的快乐,也让我的文学梦开始萌芽。后来我工作了,这台老收音机一直被我带在身边。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了录音机、电视机,收音机就渐渐被淡忘了。等我结婚的时候,双卡收录两用机正时兴,我特意坐火车到西安唐城百货大厦,花三百五十元买了台“燕舞”牌四喇叭双卡收录两用机,而这台“红梅”牌收音机也慢慢地被我遗忘在柜子的角落,多年不曾想起了。
如今,我们被各种文字、声音和视频包围,到处都是低头族,但我还是会怀念那个全家人热热闹闹围坐在炕上听一台收音机的时代。
新闻推荐
旺盛需求之下,全国不少城市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政策,西安提出构建“品牌化、全域化、特色化、国际化”夜游经济 新“夜”态不断涌现 潜力持续释放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周蕊段续忽如一“夜”春风来,“夜经济”火遍中国大地,“灯光下的潜力”成为热议话题。记者调研...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