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一个无悔人生

渭南日报 2019-11-12 00:34 大字

本报记者 刘虹

核心提示:毕家曾是芦笋优生区,2003年发大水改变了土质,芦笋从此绝迹。十多年后,张正伟发现土地经过自然修复,依然适合种芦笋。2018年5月,他在村党委支持下成立合作社,采用“党委+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动员群众种下70亩芦笋并和农户签订下协议。张正伟带领毕家移民走上致富路的信心满满。

张正伟是华州区毕新社区北刘村人,也是一个为了种植芦笋而不断“死磕”自己的人。

北刘村是毕新社区一个村组,紧靠渭河大坝,全村都是移民。村里的人搬过几回家,好不容易在北刘定居下来,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在田间挥汗如雨的场景令张正伟至今难忘。可因水涝困扰,一年到头,土地收成难保障,生活依然不易。

三十年前的张正伟,就立志要改变生活困境。他收购过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产品,也承包过大片土地发展过农业,还买过农用车赶着时令挣钱。所有的苦都不会白受,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积累了资金也积累了经验。

2018年,正是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进行阶段,他凭着对土地的熟悉和对农村的了解,在村党委支持下于5月成立合作社,采用“党委+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动员群众种下70亩芦笋并和农户签订下协议,合作社负责发放种子、育苗、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和回收、销售。

毕家是芦笋优生区,早在2003年以前,芦笋曾是经济支柱。张正伟自然是种芦笋的行家里手,可惜2003年发大水改变了土质,芦笋从此绝迹。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了三年:“即使在芦笋绝迹的那些年,在江苏省中国芦笋协会副主席的指导下,我的芦笋依然长得好。可惜没有了大面积的种植,就没有收购商,芦笋卖不出去。”

这些年芦笋价格一路走高,令曾经种植过芦笋的庄稼汉眼红心热。通过去江苏、山东等地实地考察,大力发展芦笋产业再次被提上日程。

可是,十多年了,这片土地还能生长芦笋吗?张正伟从西北农林大学请来专家进行土壤检测,检测结果令人欣喜:土地经过十几年自然修复,依然适合种芦笋。

辛勤劳动换来高效回报,张正伟说:“芦笋目前收购价在每斤4元左右。今年合作社的芦笋还不是盛产期,到明年凡是种芦笋的人每亩都能有1万多元收入。”

短短一年多,合作社芦笋种植面积从成立之初的70多亩发展到800多亩。再加上移民局“种芦笋每户补助500元”的鼓励政策,光北刘村和张正伟签订种植合作协议的就达90多户,算上毕新社区和周边村庄共有120多户。

夏季是出笋高峰期,白天张正伟电话不停地响,咨询打药的、施肥的、浇水的、采摘的络绎不绝。这些都是合作的农户,每一个电话他都有问必答、耐心讲解。为及时把新鲜芦笋送到消费者手上,张正伟白天在合作社忙,晚上十点后开车去西安的物流公司给西安和北京发货,回到家已是凌晨三四点。为了走夜路不打瞌睡,他就吃辣条、泡椒凤爪、麻辣豆干等辛辣的食物给自己提神。有时一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可他却从未觉得累。

现在,天气逐渐变冷,芦笋出笋量也少了,张正伟闲了下来,但他的心没有闲。“赶在月底前,我还要再建几个大棚种芦笋。如试种成功,可以将芦笋采摘期延长俩月,春日采摘可提前一月。”

“辛苦就是为了拼一个无悔的人生。”张正伟带领毕家移民走上致富路的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截至今年9月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开行3226列

记者4日从西安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3年11月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累计...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