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房产线索发现“同名不同姓” 原是“老赖”用注销身份购房

西安晚报 2019-09-06 04:32 大字

本报讯(记者刘晓云)接到申请人提供的线索后,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朱某购买的房屋买受人姓李,姓虽不同名却一样,经查询,原来被执行人用其已被注销的身份信息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在查封拍卖中,被执行人主动现身。

2015年,因一起民间借贷案,被执行人朱某拒不履行生效裁判义务被未央区法院采取冻结工资账户、查封林权证等措施,但均未能成功执行,后朱某被纳入失信人名单。2017年,未央区法院执行法官胡琳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对朱某名下位于渭南的一处房产予以评估拍卖。在房产处置过程中,法官多次联系朱某,要求其配合买受人清理房屋,但朱某却人间蒸发,杳无音信。

2018年,申请人又告知法院,朱某曾在西安市未央区某小区购买过商品房一套,但法官多次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均未发现其名下有该套房产信息。

在申请人的坚持下,法官前往该房产的开发商某房地产公司进行查询,但房地产公司始终表示,未与朱某签订过商品房买卖合同。就在法官准备放弃这条线索时,该公司工作人员翻阅客户资料后发现,朱某曾委托其儿子办理过签约手续,但买受人却是李某。买受人同名却不同姓,这引起了法官的怀疑,胡琳要求开发商提供买受人李某的身份信息,发现与朱某的身份信息吻合。至此,被执行人朱某的另一层神秘身份逐渐浮出水面。

为查证朱某的真实身份,法官前往其户籍地派出所取证发现,朱某原名为李某,因重户,其李某的户籍信息已被注销,但朱某仍以李某的身份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已办理网签合同备案手续。在线索查证属实后,法官第一时间对该套房产进行查封,并很快启动了评估拍卖程序。房产处置过程中,朱某主动现身法院,最终承认该套房产系其利用旧的身份信息购买。

近日,经过两次网络拍卖,该房产顺利成交。

新闻推荐

食品袋、过期杂志有了新用处 生活垃圾变身时尚“潮服”

主创人员展示用生活垃圾制成的时装本报记者宋雨实习生杨让晨摄生活垃圾变身最时尚“潮服”黄煊给团队的这6件作品,取...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