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导演杨平道:人总会不自觉地往祖宗的故事里添油加醋

澎湃新闻 2019-08-28 08:49 大字

越是需要故事的时代,越是需要去记录日常,哪怕它是“琐碎、重复、无聊、平淡的”,也正是这些“琐碎、重复、无聊、平淡”在塑造我们。

撰文 | 蒋春华  编辑 | 李媛  出品丨谷雨工作室

冬季的清晨,天空下着小雨。

送葬队伍在田埂小路上,像一条白色长龙般缓缓爬行。逝者家属统一穿麻戴孝,跟随道士的口号,一跪三拜,就像一片片白色的鳞在往前面翻滚。这是广东阳春市一个大家族的一场葬礼。逝者才四十多岁,这让整个家族无不陷入悲伤。

队伍最前面,少年杨平道捧着父亲的遗像,朝着棺材方向,低着头,双手被人搀扶着一步步倒退着。他双脚一跪,身后的白色鳞羽们就会相继跪下,天空中就会响起震耳的鞭炮声。在南方的葬礼风俗里,这叫孝子拦棺材。拦得越多,就越能表示长子对逝者的孝顺和不舍之情。

雨下得有点大了,坡上的路开始变得难走。前面抬棺材的两个人,踩了彼此的脚,开始相互谩骂。其中一人对另外一人说,“你再这样,我就把你一块埋了!”前面捧着父亲遗像的杨平道,不禁笑了一下。

这是不是对父亲不敬?这个涟漪一直留在杨平道心里。他为此反思自己,并内疚了好多年。后来,他才明白,这才是真实的人性。在极度疲惫的时候,这是人的自然反应,类似于生理上的应激行为。

“这才是我理解的电影感。直到现在,我们对电影的理解,还是在好莱坞的一种通俗叙事里边,说的是概念性的东西,完全没有把握到最动人的人性。我们以为电影就是拍故事,但是拍电影,其实可以拍生活。”他说。

杨平道出生于广东阳春市,成长于一个传统的乡村大家族。2007年,他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毕业之后,回到故乡,拍摄了两部关于自己家族的纪录片。它们分别名为《家谱》和《生命的河流》。

其中,《家谱》是用Family Tree的结构,记录了家族内部的日常生活。《生命的河流》则从“我”这个支流出发,一路回溯到父亲和祖辈的河流,并对生与死进行了对照。

“家庭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系,一张围绕某个人结成的牢固的网……一个家庭成员的离开,突然扯断连接他人与其他人相互之间的牢固纽带,家庭便面临危机。”人类学家林耀华在《金翼,一个家族的史记》一书中,曾对兄长东明的去世如是论述。《家谱》里杨平道父亲的早逝,《生命的河流》里奶奶的离世,也给杨平道和他的家族带来了危机。 

《家谱》《生命的河流》剧照

在过去的中国农村,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差序格局关系,是一个个相互交织的同心圆,一个同心圆的破裂会同时波折到整个“池塘”。1949年之后,由祠堂维系的家族关系逐步瓦解,走向单独的直系家庭。1978年之后,民工潮出现,农村地区逐渐出现“空心化”现象,家庭关系进一步缩减为爷孙关系。紧接着,独生子女政策到来……

而杨平道的这两部作品,完整地保留了一个南方家族生活的档案。摄像机记录了这个家族破裂又重组再生的过程。

“你没有必要去找它的情节,或者是找它的故事,就像你在一个河流里边,在那躺着,随着它漂流,你去感受里面的冷暖变化就行了。”在《生命的河流》的导演阐述里,杨平道说。

越是需要故事的时代,越是需要去记录日常,哪怕它是“琐碎、重复、无聊、平淡的”,也正是这些“琐碎、重复、无聊、平淡”在塑造我们。

导演杨平道

电影也可以拍生活

谷雨: 你们家乡现在还在修家谱吗?

杨平道: 在的。很多家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明清,一般叫八世公、五世公,就是第八代、第五代的意思。

《家谱》里,我爷爷开头跟我讲我们祖宗的一些故事,里面实际上有很多东西是被传奇化的、被演绎的。这种乡土演绎故事很夸张,但是又很朴实。听他讲述,你不会去追究它的真实性,因为人对过去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添油加醋。你会觉得你的祖先是那样的一个活法,你会沉浸在他的讲述里面。

拍纪录片,真实不真实有时是个问题,但是有时又不是。后来我拍剧情片,也总是在模糊真实和非真实这种界限。

谷雨: 《家谱》的英文名叫Family Tree,字面意思是“家庭树”,你这个片子的结构恰好是这样的形态。从这样一个结构来做这部电影,你是怎么想到的?

杨平道:那是2007年,我刚毕业。当时我拍的一个短片得奖了,奖了一个高清的小DV,就有了拍摄工具。我之前一直想做剧情片,但拍剧情片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讲太难了。我有个同学家庭条件不错,我就跟他聊,说我想去拍我家,跟他讲了Family Tree的结构,他挺感兴趣的,就给了我2万块钱,说去拍吧。

实际拍了两个月。我想从我回家拍开始。它就像公路电影。你去到哪、碰到某个家庭,是一个横截面。跟拍一棵树一样,你先拍这个分枝,又去拍那个分枝,这就拍完了一棵树。这种现状也反映了一个家族开枝散叶之后的结果。

中国的很多农村家庭,在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运动以来,都是这样一种命运。我爸妈最远的亲戚去到美国旧金山,在他们那个时代,这个事情是不可想象的。这个横截面,就说的是这样的故事。

《家谱》剧照

谷雨: 你觉得这个片子在影像、电影语言或者其他本体方面有什么探索的地方吗?

杨平道: 我以前特别爱看理论书。我拍过一个叫《动静存在》的短片,听名字就非常概念。拍了之后,我放给人看,所有人都看不懂,实际上是我的问题,那时候我还不太懂视听语言。

直到一次在寝室看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有个场景我一下子醍醐灌顶,就开窍了。我发现《童年往事》里奶奶讲的话,跟我的奶奶跟我讲的话是一样的,何况还都是客家话。我突然间意识到,原来生活其实就是电影。

这让我很震惊,因为我是看香港电影长大的。电影对我来讲,就是看一个故事,拍电影就是拍个故事,直到现在,我们对电影的理解,还是在好莱坞的一种通俗叙事里边,它说的是概念性的东西,完全没有把握到最动人的人性。侯孝贤让我明白,拍电影其实是可以拍生活。

在我父亲的葬礼上,通宵弄完一套吹拉弹唱的东西之后,长子要拿着牌位目送棺材上山,那是很累的,我弄了一整夜。后面抬棺材的两个人在那闹矛盾,一个人就骂,“你再这样我就把你一块埋了。”我听到就笑了。

我为了在我父亲葬礼上笑的这个事情内疚了好多年,觉得自己不应该那样。但我后来明白了,人疲惫到一定程度就会这样,这是自然的人性流露,它不代表什么,不是我对父亲不敬。

我父亲过世的时候,要守夜,很困,但是也不能睡。我父亲很好的一个拜把子兄弟过来之后,半夜跟我们开玩笑,讲父亲过去笑哈哈的。他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安抚这些伤心的家人。这个太电影了,太动人了。

杨平道整理做法事的符

谷雨: 《家谱》里面的字幕特别好玩,你没有读出声,而是打字,特别像小说的那种感觉。

杨平道: 我开始也尝试用一种旁白,像侯孝贤在《童年往事》里一样,但是我发现矫情。字更静默,这就有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感觉。看的时候,观众可能会有一种声音的感觉在内心里边,好像这个人在说话。

家族与历史

谷雨: 片子中一个很重要的段落,是你给你父亲开山,坟没有找到,这是因为什么?

杨平道:亲人去世后,我们那里的规矩是,要在一个时间段内找一个风水先生,做一个开山仪式。经历过开山仪式,去世的人“眼睛才会睁开”,才会 “自己去找东西吃”。

但我父亲的去世对于我们家庭打击非常大,很多年我们都在逃避,不谈这个事情,导致很多年后才去。农村坟地都没有用水泥,都是坟头的,很多年后就忘了在哪了,只知道大概位置。当时我是跟着过去的,包括选墓地,因为这个一定要长子去。但也许是选择性遗忘,我完全没有了记忆。

谷雨: 这一段是谁帮你拍的?

杨平道:是我表弟。这拔草的几个镜头,是我第二天回去摆拍的。我觉得还差一个结尾,就随意地拔一下草。它是我的一个心愿,也代表我对我父亲的情感。这个行为很克制,拔拔草,也没有说在那里要拜,哭泣什么的。但是那个伤心、愧疚是在的。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想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

《家谱》剧照

谷雨: 你拍的是一个家谱,是一棵家庭树,但又跟大历史有一定的关联。关联是通过讲述,还是带有点传奇色彩的讲述。比如你跟你奶奶在床边聊天,她跟你讲了一个刺死地主的故事,她说她当时并没有去刺,这个很打动人。

杨平道:这个故事被我改装了一下,放到了我的新片《好友》里。它是真实发生的。当时村委开大会斗地主,谁敢去捅他?一开始,没人敢举手,虽然是在意识形态笼罩下,人性善的一面还是在的。但是我爷爷的一个堂兄举手了,后面还有三四个人跟着举手了,因为有工分奖励。有人提前告诉地主家“赶紧逃”,他就带着一家大小往山上跑,堂兄就追,结果是追到山上捅死的,那个场景太残忍了。

谷雨: 《家谱》里讲到“归乡”这个概念,你说,你的有些亲戚要死的时候,都会想要回家。

杨平道:在广东农村,有落叶归根的观念。哪怕你搬出去了,你真正的归宿还是在你的祖屋里边,祖屋如果破败了、坍塌了,我们那个地方会觉得是特别糟糕的事情。

现在这种观念淡了很多,老一辈没有能力了,现在谁有钱谁最有话语权,那些30多岁的开工厂的年轻人,说话分量非常重。

《家谱》剧照

谷雨: 你在影片里运用电视机呈现了一些工人的状况,也讨论过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社会结构的瓦解。

杨平道:一个讲农民工的纪录片,把我看哭过。外地打工的母亲过年后回家,儿子不认识她,她有半个月在家里想重新把这种母子关系建立起来,但是快要建立起来的时候她又走了。所以那个孩子在哭,他妈妈也哭,但是奶奶为了不让她哭,赶紧把他抱回家里,不让他看。这种画面太残忍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7、8亿农民所在的农业社会结构是被进一步瓦解掉的。

死生之间

谷雨: 《家谱》跟《生命的河流》在创作上有什么关联?

杨平道: 《生命的河流》是《家谱》的延伸。我拍完《家谱》之后真得很痛苦。摄影机的镜头是一个放大镜,平时讲话聊天或者是吵两句好像没什么,但当你用镜头去看,细节和情感就被放大了,这让我特别难受。我花很多时间反复剪,说白了就是磨,磨出一个距离感来,一年后才剪出来。

本来我说拍完《家谱》之后不拍了,但是后来又继续了。我想,影像能真实地把现实的某个瞬间记录下来了。它的艺术力量,实际上来源于时间。

谷雨:当时是怎么想到要拍自己的生活?

杨平道:结婚是我人生计划之外的事情,因为有了孩子。当时我在人生里面一个很困顿的阶段,因为奶奶去世,我突然结婚,孩子也有了,我一下子就觉得生命的河流停顿了。《生命的河流》前面有一个镜头是河流的,它流得很慢,很像我那个阶段。在我家门前,每年三四月份,那条河会长满浮萍,好像水是静止的,像池塘一样。上面依然有生命力,长了很多东西;底下那个水是流动的,但是看起来是静止的。

《生命的河流》剧照

谷雨: 这部分生活的记录,有一部分是你跟妻子两个人扮演的。你当时是先写这样一个剧本,多次排练,还是即兴表演?

杨平道:一般我拍戏不排练,直接就拍。我当时就是想,这些素材都是碎片,我怎么把它们结构起来?我希望它有剧情,因为它有一个家庭里的新生,还有衰老和故去,生命交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当时还有对真实和非真实的思考。拍纪录片,你把镜头框放在哪里,你就是在选择这个世界的哪一部分。选择是主观的。所以剧情片在某种维度来讲更真实。

比如说“打老婆”,实际上我没有打过老婆,是照着剧本写的和演的。我是让我老婆拿一张A4纸,我一巴掌把纸拍下来,它能发出声音,仔细听那个声音比较假,但我觉得无所谓。

谷雨: 《生命的河流》最开始有两个空镜头,声音是两个人很私密的对话,为什么要营造这个形式感?整个片子好像都是这种感觉,就是两个人在说一个东西,有点新小说派那种感觉。

杨平道:它也有很多种。比如像我爷爷那种叙述的方式,比如我说我是怎么来的。“妈妈,你怎么生出我”在农村里是一个蛮尴尬的问题,很多人就说你捡来的,是从河里捞来的。《生命的河流》也好,《家谱》也好,《好友》也好,实际上我一直在探讨一个比较老生常谈的哲学命题:人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在我们生活中,真的面临这样的困惑。

我拍《家谱》时反复做过一个梦,它奠定了我的很多创作基调。我梦到我家人在我爷爷奶奶的带领下,扛着很多行李,在一个阴沉沉的雨天,在农村泥泞的路上一直赶路。有人倒下了,赶快扶起来,“没时间了,赶快起来走”。我们从哪里出发不知道,去哪儿也不知道。也不是逃难,没有逃难那种慌张,很平静地走着,不说话。这个梦有非常深刻的孤独感。虽然是一家人在互相搀扶,但是也有那种孤独感。

燃尽的香灰

谷雨: 生跟死这种架构,你是在什么阶段想到的?有一个剪辑点,就是一条河流,老人的脸,接着,“啪”切了一个俯拍的小孩的脸,剪辑方式挺让人震惊的,其实它有个对应关系。

杨平道:也是很巧合,正好我小孩在那个阶段出生了。这主题就等于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而且这主题我一直比较感兴趣。生老病死,人类无法回避,其中的苍凉感,让人百感交集。

谷雨: 你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勾连,有一个是你奶奶去世,你在抬棺材,有人说她的嘴巴可能会喷出东西来,另一个镜头是你小孩喝完奶要拍一下后背。你是故意做这样一个呼应吗?

杨平道:对,说白了,就是生死之间的这种微妙的东西。

关于杨平道

电影导演、编剧、小说作者。 2009纪录长片《家谱》获云之南纪录影像双年展 “评委会特别推荐奖”、伊比利亚艺术中心开馆展等; 2014纪录长片《生命的河流》获中国独立影像展最高奖、北京独立电影节开幕片及“评委会奖”、2015德国汉堡国际电影节K26最佳纪录片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2013年西安国际影像节“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基金奖。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西安交大携手紫光展锐 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本报讯(记者任娜)昨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与紫光展锐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据悉,双方共建人工智能联...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