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陶文铨院士 当选“最美科技工作者”

三秦都市报 2019-08-11 02:48 大字

陶文铨当选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陶文铨指导学生图片由西安交大提供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公开发布10位2019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中科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陶文铨当选。

喜讯传回西安交大校园,熟悉陶院士的师生纷纷为这位严谨治学、精勤育人、桃李芬芳、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点赞。

80高龄桃李满天下

今年80高龄的陶文铨,是西安交大能动学院教授,他是交大西迁后第一批直接到西安报到的学生。长期从事传热问题数值预测及传热强化研究,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他坚持“不能耽误学生的一堂课”“对几百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负责”。从196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起,始终坚守三尺讲台。指导学生中涌现出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位长江学者、5位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4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获得“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称号。

学成回国任教

陶文铨1962年在西安交大本科毕业,考上了我国第一批公开招考的研究生,是西安交大当年入学的15名研究生之一,师从留美学者杨世铭教授攻读传热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工热教研室任教。1980年到1982年受派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热学实验室进修,师从国际著名学者斯帕罗教授及帕坦卡教授学习强化传热技术及传热问题计算机仿真的技术。回国后继续在西安交大热工教研室任教。

勇敢担当接续传承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大部分西迁教授先后逐渐退休。陶文铨一方面积极努力吸引年轻博士留下任教,同时大力开展强化传热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通过20年的努力,组建起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其中45岁以下成员占比62%,团队中有院士2人。这一团队在强化传热技术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使学科成为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先后获得国家自科学奖,发明奖,进步奖六项二等奖,获得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应用国家创新团队奖,学科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国家同行的认同。

听课学生经常一座难求

走在西安交大校园,学生们谈起陶老师会说,陶老师每天都是精神饱满,一丝不苟的面对每个学生提出的专业问题。他从1973年上讲台以来一直坚持站在教学一线,给研究生上课的阶梯教室是一个能容纳367人的大教室,但是来听他课的学生经常爆满,一座难求,陶文铨就用课题经费购买了20个小马扎,每次上课前让助教研究生带上,安排临时座位,以满足听课学生的要求。迄今为止,他上过课的学生数目已经超过1.2万人。

多年来,陶文铨带领的团队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师注意立德树人。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研究生深度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等方向努力、构建了多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平台,形成了开放合作、全方位育人环境,积极帮助学生所遇到的家庭及个人遇到的困难。他所在学科所培养的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博占全国该学科50%,陶文铨指导的博士生有30%以上留在陕西工作。2015年陶文铨被评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我争取为科教事业再工作20年

谈到获得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感受,陶文铨说:“我内心感到诚惶诚恐,自1966年参加工作以来,虽然工作还算勤勉,但是距这个荣誉还有很大的距离,我把这个称号看成是党和人民对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要求,作为自己今后努力的目标。”

陶文铨说,当前我们国家的发展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难,这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自主创新去解决我们国家科技发展中的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方面,更需要我们科技工作者发挥我们的才智,作出新的贡献。我要在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培养高质量人才方面争取再健康工作20年。

本报记者张彦刚王嘉

新闻推荐

小区水管改造意见不一 施工队进驻又被赶走 东关南街街办:将加强协调推动此事尽快解决

高层没水想改造、低层住户不愿改,近日,西安市碑林区卧龙巷小区进行水管改造,因业主意见不一,施工队刚进驻就被赶出来。刘先生...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