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女文艺新锐古城对谈 杨好、焦华静分享文艺多元话题
两个英国留学生——热爱文学的医科男生M和艺术史女生W,在探寻汉密尔顿家族秘密的过程中,偶然产生联结并不断陷入回忆、想象、爱情和艺术纠缠……这是青年作家杨好的最新作品《黑色小说》。8月4日,在西安SKP书店,杨好与《狗十三》《烈日灼心》等现象级电影编剧的西安籍知名女编剧焦华静展开对谈,和古城的读者一起分享文学、电影、生活、艺术、视觉等多元话题。
《黑色小说》尽管是杨好的第一部小说,但书中包含了大量的语言实验、巧妙的镜像结构、哲学旁白等,书中将M和W两人的视角和叙事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不可分割。在无数个瞬间中发生时空的交叠。在这种非线性建构中,又存在自我与异乡、存在与救赎的种种哲学,是一部非常扎实和成熟的作品。甫一问世就得到了各方关注——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作品“冷淡的讲述隐隐散发着奇异的魅力”,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更认为这部小说“已经有一种从容的自信……已经可以预示出中国文学未来”。
在编剧焦华静看来,杨好没有刻板印象中女作家的优美细腻风格,冷调深沉是这本小说的主旋律,《黑色小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黑色电影的经典场景。令她好奇的是,为什么一本看似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又将第三人称视角这种古典叙事方法并用?对此,杨好认为文学、电影等艺术在创作上的进步或退步都是各种尝试。“如果没有尝试的话,可能我们心中的电影就变成了一片叫好,或者一成不变的东西,我觉得对一个创作者来说,对一片叫好是要警惕的。”
值得一提的是,《黑色小说》不同于以往的“留学生文学”,作品没有小资情调的泛滥,也没有特意强调主人公的中国人身份,“他们在物质极大富足的时代,知识非常丰盈,掌握流利的外语,真正地去接近中国以外的世界,因此‘第一次被真正放入到了当代文学史中’。”
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杨好感慨,对于国内作家而言,当代写作特别难的是如何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并且扭转读者的固有概念,“比如现在一些中国当代先锋作者刚表露出一点点文学企图心的时候,大家就会说,你不如卡夫卡——那当然是啊,卡夫卡已经是被文学史证明的,但是我们这个道路是一定得走的,不应该去惧怕这些质疑的声音。”
本报记者夏明勤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邢献舜)据统计,截至7月底,陕煤运销黄陵分公司当月完成铁路发运量103.24万吨,同比多销14.78万吨,增幅16.71%;环比多...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