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验是,经验不可靠
□圈儿哥
以前听老人自夸、摆老资格,总是说——“我经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我干啥干啥那会儿,你还没出生呢!”“我如何如何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归根到底一句话,因为我岁数大,所以我的经验比你多,你得听我的。
粗略听来,倒也有几分道理。细细想来,却又不是那么回事。
若说有道理,是基于一个大前提——外在环境没怎么变。同等情境下,经验多就是管用,有经验就是比没经验强。但如果大前提不存在了,或者有大的变化了呢?经验就变得不是那么管用了,有时候甚至会起反作用,成为拖累。
比如,晚清时代,英国人手持长枪火器编着队朝“刀枪不入”的义和团众射击的时候,冷兵器时代的战略战术就都瞬间失效了,什么神水符咒金钟罩铁布衫都挡不住枪子儿。于是,千八百人就把百万八旗军给吓跑,害得慈禧老佛爷一溜烟儿跑到西安。我大中华承续了几千年的战斗经验从此就不灵了。
再比如,有人说,如果龟兔赛跑不是在陆地上,而是在沼泽里,那么优势劣势将瞬间逆转,无论兔子睡不睡觉,乌龟都会有十足的把握获胜。
那么,当中国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商业社会,进而一脚踏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时候,此前原始采猎、初级农耕、小农协作、小手工业、初级工商业社会时积攒的经验、教训、信条、法则,还能有多少含金量呢?
这事值得怀疑。
有人说,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社会怎么进步,人性都没有变,故既往的经验也就始终有效。也许对吧,前提是这些经验都是基于人性特征总结出来的,而不是基于当时的生活方式。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样的趋利避害、人间冷暖,应该还有一定的人性基础,而“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之类混社会的自保法则,就变得那么无足轻重。现在讲的是情商,说几分话、抛多大一片心,完全取决于自我的打开程度,不可一概而论。沟通能力是现代人生存的关键能力。
汉代自尊儒以来,近两千年来统治者都强调以孝治天下,基于忠臣孝子的社会秩序是维持统治最关键的要素。设想一下,如果现在全世界的政府都大声呼吁以孝治国,又会是什么景象呢?我也不知道,我想象力不够。
再就是,物质匮乏、吃不饱穿不暖年代总结的金科玉律,“好吃不如饺子、坐着不如倒着”之类,放现在物质丰富、人三高泛滥极度缺乏运动的情境下,显得那么不长进、负能量。
还有刚结束的高考,看着学习费劲、考试发愁的孩子们,父母辈总是不经意地慨叹:“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亲,此一时彼一时,你们上学的时候是你们上学的时候,20多年已然过去,现在早不是从前了。
大前提、大环境变化越大,经验就越不管用。再遇到整天拿着老资历说事儿、坐在过去的经验上充大的,不用理。让他自娱自乐、自欺欺人去吧,可别再被他教导得误入歧途了。
经验这东西,就和古董差不多,有些呢,越老越值钱;而有些呢,烂了就是垃圾。
要不你看,站在舞台中间的大都是年轻人呢!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上海8月3日电长三角地区持续的高温天气没有阻挡游客出行的脚步。记者3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暑...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