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老铺的秦渡街道木杆秤传承人 一把木杆秤 计量传统文化之重

西安晚报 2019-07-15 05:07 大字

杨卫斌正在制作木杆秤杨卫斌制作的礼品木杆秤杨卫斌制作了大大小小不同用途的木杆秤

自古以来,作为代代相传的商品流通度量工具,木杆秤为人们交易货物提供依据,促进了贸易的繁荣发达。小小一杆秤,量的是斤两,称的却是良心,展现了农耕文化与商贸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品德。

鄠邑区秦渡街道杨氏秤铺在上世纪初由杨逢吉开设,自此杨家几代传承,成为存留近百年的老铺子。今年44岁的杨卫斌,是杨氏木杆秤手工制作技艺的第4代传承人。他说,做秤是个良心活,守住公平正义,守住手艺人的良心,才能做出一杆杆“良心秤”。

四代传承

见证木杆秤的发展历程

随着电子秤的普及,秦渡街道老街上这家木杆秤铺已经门可罗雀,但杨卫斌始终坚守在铺里,秉承着“计量准确、质量可靠”的理念,一孔一星地用心做着每一杆秤。记者近日见到他时,他正在店里精心地钻秤孔、定秤星。

据杨卫斌介绍,木杆秤发明之初是13两秤,定13两为1斤。利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在秤杆上刻13颗星花,红木做秤杆,穿一根提绳,即为木杆秤。后来在木杆秤不断演变过程中,有些商贩在称量时缺斤少两,欺骗顾客。统一度量衡后,就在原来的13颗星基础上增加了“福禄寿”3颗星,变成了16颗星。每一颗星代表一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1两,变16两为一斤。“这也是成语里‘半斤八两’的来源。”杨卫斌说。

量的是斤两,称的却是良心。“如果商家缺斤少两,短秤一两就会少了‘福’,少二两,就丢掉了‘禄’,如果少三两,就短‘寿’了。”杨卫斌说,“福禄寿”三星的警示反映的是‘信义’,不论是做秤的,还是用它的人,这16颗星在秤上,都包含着中国公平交易的信仰和良心。

清朝光绪年间,杨卫斌的曾祖父开始制作的就是16两木杆秤,这也是“秦镇杨氏木杆秤”制作的第一代记忆。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统一使用市斤秤,规定每斤为10两,木杆秤变成了10两秤。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又统一使用公斤秤。这两次变化给杨家带来了巨大商机。“当时木杆秤生意好,最红火的时候,一天能卖出百杆秤。我父亲就凭这手艺,在八十年代初给家里盖了楼房,让全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除了度量单位,木杆秤称量也逐步发展地更加灵敏、准确了。曾祖父做的16两秤只有一个提绳,到祖父这一代变成一个提纽、一个挂钩,再后来父亲制作时发展成两个提纽,一个挂钩,并且慢慢地在提纽上装上了“刀口”。“制作精细了,误差也就变小了,售卖贵重物品时顾客也就不吃亏了。”杨卫斌说。

良心活

道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

木杆秤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生活必备工具之一,不同的生意人需要不同的木杆秤。杨卫斌说,以前生意红火,每天晌午刚过,十几杆秤就卖完了。父亲一个人忙不过来,1992年起他便跟着父亲开始学习制秤。“制作木杆秤是门精细手艺,道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杨卫斌说,“从迷上这手艺,就再也放不下了。”

木杆秤由秤杆、秤钩、秤砣、秤星和秤盘等部件组成,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工序繁杂。杨卫斌介绍说,制作木杆秤大小工序加起来有三四十道。制作需要经过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装提纽、挂秤盘、校秤、木杆刻度、钻秤花、定秤星、打磨、校正等工序,才能做成一杆完美的秤。木杆秤选材很挑剔,一般选用纹路细腻且木质坚硬的木材。选中的材料还要放在干燥处风干一年左右,等木料定型后,再选出笔直不弯曲的来做木杆秤。

杨卫斌的秤铺里,一边是一张爷爷留下的古老的桌子,被他当做工作台,桌子旁是一大箱子的工具和零部件,另一边是一堆用来校秤的各种型号的砝码,墙上整齐有序地悬挂着一个个大大小小、做工精细的木杆秤。

悬挂着的木杆秤各式都有,大的能称重200千克,长约200厘米,小秤称重以克来计,中药房用来抓中草药,长约30厘米。还有些是代表“称心如意”的喜秤,星花上写满祝福,有的是纪念收藏秤,星花上写着“二十四节气”等。

“每一个木杆秤都根据其用途而有所差异,秤星也有所不同,定秤星是最繁琐的一道工序。”杨卫斌介绍说,定秤星是最需要耐心的一步。一杆承重15千克的木杆秤要钻将近300个秤孔,钻好秤孔,再将细铜丝插入称孔中,剪断、锉平,便留下了一个个星点。几百个秤孔,就要经过几百次穿插、剪断、锉平。

另辟蹊径

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岁月在锉平的每一个秤星中逝去,随着计量工具的推陈出新,木杆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只有在小街小巷的果蔬摊和村民家中偶尔才能撞见木杆秤的身影。

日渐萧条的生意也让杨卫斌的生计举步维艰,作为四口之家的顶梁柱,杨卫斌选择去一家齿轮厂上班补贴家用,和妻子挤着空闲时间坚守老铺。“现在全秦渡街道,甚至全西安市,也没有几家做木杆秤的了,但我还在坚持做。”杨卫斌说,他不甘心祖传的手艺这么快地消失,至少不能在他这代消失。

为了传承父辈家族的记忆,杨卫斌开始琢磨如何把传统文化与木杆秤进一步结合起来,让木杆秤在历史文化长河的传承中凸显重量。2011年经一位老教授提醒,杨卫斌将这门手艺进行了非遗申报。不久,“秦镇杨氏木杆秤制作技艺”被评为第三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给予了杨卫斌继续坚守、传承这门技艺的极大信心。

成为非遗传承人后,杨卫斌曾在店门口贴过一幅“招生”广告:免费教授木杆秤的制作技艺。“曾经这手艺是绝不外传的,可如今我免费收徒,就是希望有人能把它传下去。”不过,应招的人却寥寥无几。

杨卫斌决心另辟蹊径,把这个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他不仅将很多“礼品秤”、“喜秤”做得小巧精致,还用精美的生肖或瑞兽做秤砣,在秤杆上写祝福语,秤砣上背上“钱袋子”,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他还用木斗、木尺、木杆秤组成“传家三宝”礼品盒,用传统手艺寄托祝福,承载“日进斗金”的理想和追求。杨卫斌说,现在有一些企业也闻名赶来,要加工展示企业文化的秤。他就把企业的LOGO刻在秤杆上,把企业的吉祥物做成秤砣,增加企业文化内涵。

“对于中国人来说,木杆秤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生活工具,更是先辈们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诚信精神的凝聚。”杨卫斌说,也许今后木杆秤会彻底淡出日常生活,但它在中国人生活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希望通过不断尝试,让木杆秤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记者马相图/记者翟小雪

非遗保护者说“传承”

坚守公平信义

永葆初心才能更好地传承

秦渡街道,历史上是一个经贸繁荣、手工业十分发达的古镇,所以这里也产生了诸如缯鼓、钉秤、造酒、打铁等各种手工技艺。木杆秤项目背后的文化积淀深厚,匠人的坚守更难能可贵。

在木杆秤上,中国人赋予了它一种敬畏感。福禄寿三星的警示,反映了“信义”。杆秤用的时候,人们通常都会称得高高儿的,这里面不仅代表了公平,更体现了中国人的人情味。

要做一个良心秤,刻度不能差一点;要做诚信商人,斤两不能少一点,道德操守不能沦丧。只有永葆初心,我们才能把这项传统技艺继续传承下去,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

——王智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

新闻推荐

具有文化情怀的西北大学出版社 不忘本来 借鉴外来 面向未来

马来记者尚洪涛摄西安高校云集,数量众多,西安的高校出版社在出版界也有很大影响力。百年名校西北大学,不但培养了一...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