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絮画跳出画框束缚 棉塑摆件重量不到30克

三秦都市报 2019-07-14 02:38 大字

许辉创作的作品本报记者 陈飞波 摄一把染了色的棉花,可以把人物、动物、花鸟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假乱真,让人叹为观止。这是人们对陕派棉絮画的形容。而最近,这把棉花在棉絮画传承人之一许辉的手中,又有了新创意,她让棉絮画跳出画框,采用骨线等技法创新出了棉塑摆件,这在陕派棉絮画中还是首创。

昨天上午,在许辉位于西安玉祥门附近的工作室,记者见到了刚刚完成的一对棉塑摆件,蓝色的是青花瓷瓶,红色的是四方牡丹瓶。如果不是拿在手中不到30克的重量,透过镜头看去,如精巧的瓷器,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棉塑在中国的传承有数百年的历史,以棉花造型和成坯,再以针线经手工缝制、塑造、刺绣、绘染、定型等多道复杂工序,辅以不同装饰、服饰于一体集成的软雕塑。其表现形式多样,既能表现民俗风情,又能集中反映时代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和观赏价值。但许辉的这两件棉塑作品,与传统的棉塑有很大的不同,她的棉塑摆件吸收油画的创作技法,结合布艺的割绒技法,还运用了丝网花的骨线技巧,最终创作出超轻的棉塑摆件。

许辉说:“因为目前还没有确定好后期的保存,所以我就没有设计瓶底,四方瓶四个面,都是棉絮画的技法。我没有师父对色彩运用方面的底蕴,但构图、色彩、工艺方面,也在不断努力精进。做完四个面之后,我将它们织在一起。说是织,其实就是棉花捻成的细线,最终瓶子就成型了。而后,我为了应用骨线技法,还做了另外一个红色的四方牡丹瓶。”

首席记者李佳

新闻推荐

高空抛物的拷问:社区治理水平也要“上楼”

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痰液、剩饭、潲水及花盆、铁钳、锅铲不时“从天而降”,不仅威胁市民生命安全,还污染...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