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陕西日报 2019-05-23 18:07 大字

《游龟山》(左起:肖若兰饰胡凤莲、尹良俗饰田玉川)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启迪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历程中,易俗社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美育教化与精神熏陶作用,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它见证了鲁迅先生与古老秦腔艺术的深厚渊源;它见证了前辈在抗日的战火中擎起文艺战线救亡图存的旗帜,赴北平慰问抗日部队,为雪国耻慷慨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20世纪上半叶,《三滴血》唱红大半个中国,让无数戏迷沉醉其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三滴血》两番进京、巡回全国13个省市演出,名噪京师、誉满华夏的动人情景,至今想起内心都无比激动。”著名评论家孙豹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对艺术的多样化需求,西安秦腔剧院急需对传统剧目按照新的时代精神进行复排。新版《三滴血》《周仁》《火焰驹》等的推出,正是本着敬畏传统、继承传统、优化传统的原则,在保留秦腔传统艺术风格基础上,对音乐、灯光、舞美进行精细化加工,使得传统剧目能够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这对于当下的秦腔艺术发展不失为一种范例,同时也实现了新的传承,鲜活地透出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三意社文化艺术澎湃不息的整体实力,彰显出对地域文化的一种自信,对现代艺术脉络风格、对古老戏曲当代表达的一种新的把握。

“秦腔发展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两家百年剧社——易俗社和三意社,是我们的财富和荣耀。近年来,我们倾情打造,着力推出了一大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秦腔剧目,这些正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鲜活产物。秦腔是彰显陕西根文化、品牌文化的名片,需要去传承。”西安秦腔剧院党委书记雍涛表示。

文化传承,文化创新,都体现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实施经典名剧传承工程,无疑是中国戏曲传承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传统文化理应活起来,活在当代人的观念中。当然,传统文化要活在当代人的生活实践中,活在人民群众的心里面,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活力传承,才能给予人间好戏。

(记者李向红实习生刘靓)

新闻推荐

“禁食令”遭遇“顶风吃”,原因何在? 车厢“禁食令”出台,却遭遇乘客“顶风吃”,需要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之后,尽快出台配套执行的“硬规则”,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综合整

本月15日,《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开始实施,明确提出地铁车厢内禁止饮食。地铁方面也加大了乘客文明出行的引导宣传力度...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