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令”遭遇“顶风吃”,原因何在? 车厢“禁食令”出台,却遭遇乘客“顶风吃”,需要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之后,尽快出台配套执行的“硬规则”,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综合整
本月15日,《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开始实施,明确提出地铁车厢内禁止饮食。地铁方面也加大了乘客文明出行的引导宣传力度,车门处贴着“请勿饮食”, 车厢内更换了新版乘客守则,换乘站广播也滚动播放“禁食令”。然而,新规实施一周以来,尽管不少乘客坦言赞成车厢内禁食,但是仍有部分乘客依旧选择“顶风吃”,把车厢当餐厅。
地铁车厢禁食,其实并非北京首创。像南京、西安、厦门等城市早已出台过相关措施,也曾有个别乘客因违反规定而被警告、罚款,可就总体而言,车厢“禁食令”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并不是说地铁部门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事实上多数乘客对车厢禁食规定是有所了解和认知的,但是仍有人屡屡明知故犯“破坏规矩”,又是何故呢?
一方面,“通勤族”时间紧、压力大,有人就抱着侥幸不被抓的心理,在地铁上迅速解决吃饭问题;而另一方面,有的乘客看到旁边的人“顶风吃”也没事,自己便也不肯恪守规矩,也开始在车厢内“开饭”。当然,还有的乘客觉得,反正自己吃的不是刺激性食物,也不随地乱扔果皮垃圾,既影响不到他人,也不破坏环境卫生,那吃一点又何妨呢?
事实上,地铁随车的安全管理员对车厢进食的态度也并不统一。有管理员对记者表示“吃可以吃,别扔在地上。有的人一吃吃一地,最好别吃”;也有管理员表示“规定虽然好,但是我们没有执法权,只有去劝。”虽说对于态度确实恶劣、屡劝不改的进食乘客,管理员可以打开记录仪,把情况通报给安保人员或车站警察,但真实情况是,多数管理员还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乘客以“谅解”和“劝导”为主,并不会特别“较真”地执行规定。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禁食令”的威慑力,使得乘客更有“胆量”顶风吃。
车厢“禁食令”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还遭遇了部分乘客的“软抵抗”,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出台配套执行的“硬规则”。比如对多种不文明行为进行有效界定,并对应不同的处罚措施;比如对车厢管理方法和取证方式作出明确说明,并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再比如,像地铁、公安、交通委等部门需建立起互通联动机制,对乘车不文明行为进行综合整治,该罚款的罚款,该上征信的上征信,让乘客时刻绷紧“文明”之弦,不敢视规定为“空文”。
当然,考虑到不少乘客可能确实存在快速进餐的需求,地铁方面或可在时机成熟时,在较大的换乘站点内开设进食区域,为乘客摆上一两排桌椅,甚至是提供简单的餐饮服务,让乘客吃完再上车,不把食物带入车厢。这其实也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地铁运营上的经验之谈,我们不妨借鉴之。
新闻推荐
西安队队员陈吉萌、张博文、赵焕城、韩汶龙(从左至右)市体育局供图人生就像一只帆船,唯有努力才能“剪”开波澜...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