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找寻从古至今的审美风尚 钟镝:读书,让我不被“骗”

西安晚报 2019-05-23 04:36 大字

青年书法家、篆刻家钟镝记者 尚洪涛摄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对于为什么读书?也许很多人的理解都不相同,而在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钟镝看来,读书是为了不被“骗”。

被爱好“逼”出的阅读习惯

钟镝的父母都是大学里的教师,从小他便在父母的督促下学习书法。白纸黑字磨炼了钟镝的习性,让他开始对印章情有独钟,更激发了他的阅读兴趣。

钟镝回忆,因为痴迷书法和篆刻,自己从初中开始对相关书籍进行系统阅读,“也没人要求,就是很自发地去找相关书籍,可以说,最初是爱好逼着我去读书”。年少时,钟镝就把《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史论》《中国绘画史》等“大部头”读了个遍。如今,这些书仍整整齐齐摆在他工作室的书架上,很多的书皮因反复摩挲而起了毛。

在图书的陪伴下,钟镝的篆刻有了“胸中万卷”的气质。贾平凹在《说钟镝书法》中,评价他“学养已饱”。甚至贾平凹在《秦腔》出版时,封面上的印章就选用了钟镝的作品。

伴随年龄的增长,少年时代被爱好“逼”出来的阅读习惯,也渐渐与书法和篆刻一样,成为钟镝生活的一部分。“我经常说,读书让我在自己好奇而喜欢的领域,不被‘骗’。”钟镝说,比如自己刻《心经》,就会去阅读大量佛学作品,“并不是说我要去信佛,或是当佛学大师,但你至少要去了解,要知晓,不被旁人的一言半语所蒙蔽。”

阅读的意义是教会人分辨

钟镝认为,阅读带给读者最大的意义是教会人分辨,“当你去读书,并且不断地读书,才能分辨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不会别人说一句什么,就自以为是地去解读。比如有人告诉你,人参是好东西,他的话一点也没错。但是,如果听了这句话就天天去炖人参吃,那就是个笑话——丰富和完善认知的过程,要靠读书去完成”。

看书看得多且杂,是钟镝阅读的一大特点——在他的工作室的书架里,从赵明诚的《金石录》,到关于西安碑林藏石研究的《碑林语石》不一而足,除了与书法、篆刻相关的书籍外,还有《中国文学史》《时间简史》《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各类书籍,甚至还有一个竹架上放着满满的摇滚专辑。

说印论古,也谈鲍勃·迪伦,讲《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也对西方波普艺术有所涉猎……看各类书,钟镝最钟情的依然是在书中寻找文化传承的草蛇灰线,“为什么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这么大的差别,中西方文化又有什么共通之处?读书,才能知晓。我搞传统艺术,也需要了解当代艺术,因为所有的传统艺术,都曾是那个时代的‘当代艺术’。”

读书更容易让人沉浸和思考

钟镝认为,书分很多种,读书也分很多种,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消遣和娱乐;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感悟和经历;有的人读书,是为了学习和学问。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钟镝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回归书本,“网上大量‘速食性’的东西,很难让人形成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怎么去找到文化支点,怎么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怎么接续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思考不是泛文化所能带给你的”。他提出,和浏览海量的网络信息相比,读书更容易让人沉浸和思考,“拿书法举例——书法的审美,分实用审美、大众审美和实验审美,如果不读书,你也许永远不可能体验到实验审美,探索到书法的更多可能性”。

钟镝觉得,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在帮助人们找到一个审美基点,“苏轼为什么会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艺术主张?陶渊明为什么弹无弦之琴?不读书,怎么找到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元素?”现在很多人把“古风”当作一种潮流去追逐,在钟镝的理解里,如果不读书,不理解其中关于文化的内涵,这种追逐就只是一种形式,“就算把王羲之的字临摹得再像,那也是‘假文物’”。

记者孙欢

新闻推荐

淘宝牵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国宝联萌”把传统文化带进生活

近日,淘宝“国宝联萌”计划正式发布,首个将线上开售的国宝IP衍生品,正是以兵马俑为创意原型的桌面手办系列。记者了解到...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