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人船驶向远海
朱健楠(中排右二)和他的创业团队。资料照片
3月19日,清洁环保无人船在西安丰庆公园金湖湖面上打捞起来的漂浮物。本报记者霍强摄
3月19日,在西安丰庆公园,欧卡智能的技术人员操作清洁环保无人船进行水面清洁。本报记者霍强摄
本报记者霍强
3月19日,西安丰庆公园金湖湖面上,一艘蓝色的无人小船自由地在水面上“航行”。所到之处,饮料瓶、树枝树叶等水面漂浮物统统被它“吞”进了肚子,引来了游客的围观。
“这是我们研发的清洁环保无人船,综合了毫米波雷达、图像识别、物联网、GPS等技术,可以使用手机APP或者遥控器进行操作。”无人船研发团队负责人朱健楠说。无人船充满电可续航6—8小时,一次打捞漂浮物达到20公斤,工作效率是人工打捞的3倍以上。
除了水面清洁,朱健楠团队研发的无人船还具有水质检测、水文测绘、声呐探扫等功能,目前已经在西安、延安、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湖泊、河流及公园景观水域投入使用,反响良好。
“无人机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无人船同样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在读博士朱健楠和他的“90后”创业伙伴们学以致用,在国内率先研发出了清洁环保无人船并投入市场应用。
这款无人船采用双体船的形态设计,能够以每秒1.5米的航速持续工作6小时,清洁一亩水域仅需25分钟。今年2月,宜家集团主动找上门来,和朱健楠团队开展合作,联合推出了两艘定制清洁环保无人船,在伦敦泰晤士河投入使用,受到了当地市民及游客的关注。
朱健楠告诉记者,创新是团队前进的关键动力,他们努力追逐的梦想是——
西工大版“中国合伙人”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人的梦想。”作为一名“90后”,朱健楠是个有“想法”的博士。
2014年,朱健楠去浙江西塘旅行,看到工人驾驶小船在湖面进行清洁工作,十分辛苦,而且还比较危险。他灵机一动:“现在有无人机、无人车,为什么不能开发无人船呢?用无人船进行水面清洁工作,不仅能改变传统的人工作业模式,还能提高效率。”
后来,朱健楠又获得了去荷兰一家声学传感器公司实习的机会。在荷兰这个水系发达的国家,朱健楠也经常见到工人进行水面清洁作业。这更坚定了他自主创新、用自己的专业所学研发清洁环保无人船的想法。
说干就干。2015年,朱健楠和他的同学们成立了创业团队。团队成员都是“90后”,主要由西工大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组成。团队主要发起人有三个:朱健楠负责整体管理,程宇威负责技术研发,池雨豪负责市场运营。他们的组合堪称西工大版的“中国合伙人”。
朱健楠和他的团队开始针对水域污染问题研发清洁环保无人船。同时,团队还聚焦水质监测、海上救助、渔业管理等领域,面向水下拍摄、图像实时传输、水下作业等功能的需求开发水下潜航器。
“科技范儿”十足的“小蓝船”
朱健楠团队聚集了一批海洋科技、人工智能领域的青年人才,并由国内著名水声工程专家、西工大教授杨益新担任技术顾问,产品研发进展顺利。2017年,朱健楠注册成立了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卡智能)。
“目前,我们已经推出了第五代清洁环保无人船产品。这种无人船采用双体船的形态设计,能够以每秒1.5米的航速持续工作6小时,清洁一亩湖面仅需25分钟。”朱健楠说,“用户可以使用手机APP设定清洁区域,也能用遥控器进行实时操作,两种模式可以自由切换。”
朱健楠给记者进行了演示操作:无人船顶部的摄像头,可实现全视野观察;图像可以实时传输到遥控器屏幕上,用户能够直观了解到船周围的水域情况,便于其操纵,完成清理工作。“我们在无人船前端安装了长达80厘米的延伸臂,扩大了垃圾抓取范围,清洁效率提高了20%以上。延伸臂上安装的高精度滤网,还能有效过滤掉湖面难以清除的水草等。”朱健楠说。
“我们传统的湖面清洁工作主要靠人工,但是受天气、时间、安全等因素影响比较大。有了无人船,我们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丰庆公园相关工作人员说,“当无人船接近最大续航时间时,警示灯会开始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把船收回。”
除了清洁功能,用户还能选择在无人船上加装水质检测、水文测绘等“功能包”。目前,欧卡智能是国内首家生产清洁环保无人船并投入市场应用的科技公司。今年2月,宜家集团主动找上门来,和欧卡智能开展合作,联合推出了两艘带有宜家风格的定制清洁环保无人船,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投入使用,当地家庭可以参与,自己使用遥控器操作无人船工作,清除泰晤士河水面的垃圾。
“创新,是我们前进的关键动力。我们希望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优化产品。”朱健楠说。现在,欧卡智能已经有6项专利获得授权,还有5项专利在申请中。
向海洋之梦“进军”
“创业帮扶和指导,是我们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一路走来,朱健楠深有感触,“学校创新中心为我们免费提供了办公场地,还提供了部分研发费用,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西北工业大学负责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老师顾振芳告诉记者,学校成立了“飞天创客空间”,着力打造“学院苗圃+学校孵化器+校外加速器”创业孵化培育平台,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团队需求,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技术、产品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对学生双创团队给予指导,形成了品牌鲜明的“高水平、硬科技、军民融合”西工大“双创”模式。
创业4年来,朱健楠和他的团队先后获得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冠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创业奖学金、戴森设计大赛世界20强等十余项国内外创新创业奖项,还得到了大疆公司的百万元种子轮投资。
目前,除了继续进行清洁环保无人船的技术升级外,欧卡智能还加大了新产品研发力度,包括用于水产养殖、无人物流、个人娱乐等方面的设备。以无人物流为例,大的货轮从进港、卸货到起航一般需要15天以上的时间,欧卡智能计划研发智能无人船去港口外进行物资转运,以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欧卡智能的目标是由浅(海)入深(海),让无人船驶向远海。”朱健楠说,“创业经历是青年人宝贵的财富。现在西安的创新创业氛围非常好,人才吸引政策、创业就业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我们团队的每位成员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人加入我们,一起奋斗,实现从0到1的质变。”
新闻链接
在创新创业中放飞梦想近年来,以“航空、航天、航海”为特色的西北工业大学,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了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践体系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主力军。
现在,以“高水平、硬科技、军民融合”为特色的西工大“双创”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强烈意识、科学精神和卓越能力。截至2018年底,西工大学生创业团队共获创新创业类国际级奖项295项,国家级奖项804项,省部级奖项2571项。多名学生入选“创业精英”“创业明星”“大学生年度人物”榜单。
在西工大,“双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在学院,党委书记或院长是第一责任人。目前,该校已建立起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管理服务队伍,在指导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培训和认证的同时,鼓励教师从科研项目中精选提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选题。近两年来,学校每年获批立项的国家级“大创”项目400多项,覆盖学生2000多人。
据了解,西工大围绕“双创”开设的国际课程、通识课程、基础课程多达20余门,聘请校外创业导师167位,还先后邀请多位创业大咖到校交流分享。学校还开辟出7800余平方米的“双创”实践场地,创新中心、创客吧、创广场、创想孵化器等软硬件“要素”一应俱全。“基地、基金、项目、竞赛、交流”五位一体,“校地、校企、校所”三方协同,“大学—产业—政府”融合共生,为创业学子创建了一条完整、高效的创业生态链。
目前,西工大在孵创业公司59个、创客500余人,在孵学生创业团队78个、创新项目800多个。其中,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类项目占80%以上。学校给予每支团队3000元到10万元不等的项目建设经费。
在学校的努力下,除了朱健楠的智能无人船创业团队外,还有一批创业项目崭露头角:西工大翱翔星空创业团队为国际立方星的设计确立了“中国标准”;学生戴维率领团队创立的科技公司,已推出多款主流无人机平台;刘闯创立的公司,拥有多项模块化应用型技术,其中两项技术刷新世界纪录;李学思先后10次带队参加国内外双创大赛,主持研发的“浩劫”机器人斩获多项冠军……西工大也先后获得“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等称号。(本报记者 霍强整理)
新闻推荐
小鹰-700飞机在位于西安阎良的航空工业试飞中心机场进行首飞。3月22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通航国际(西安)飞机技...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