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站“轮椅哥”:用双脚丈量奋斗路
吴瑜(中)正在热情地为困难旅客服务。本报通讯员尤艇摄
开栏的话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本报从今天起开设“爱国情奋斗者”专栏,大力宣传陕西省各行各业为国家建设和陕西发展矢志奋斗、作出贡献的典型人物,反映三秦儿女接续奋斗、建设强大祖国的壮志豪情,展现人民群众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引导全社会挥洒汗水、努力奔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本报记者苏怡
3月22日,西安北站的候车大厅里,旅客们像往常一样行色匆匆。
在列车站台上,一位头顶大盖帽、身穿蓝制服的铁路工作人员推着轮椅快步如飞,还不时轻声提醒着,生怕轮椅碰到候车的乘客和行李……
这位每天负责用轮椅接送旅客的人,是西安北站“馨动长安”重点旅客服务区服务组领班吴瑜。大伙儿都亲切地称呼他“轮椅哥”。
2014年,25岁的吴瑜来到西安北站,负责为重点旅客提供服务。刚上班,他就赶上了国庆黄金周。一趟又一趟地迎来送往,7天的时间,他满脚都是血泡。“那时候,每次回家泡脚都钻心的疼。”吴瑜说。
因为实在太疲惫,有一次,他回到家打好洗脚水,刚坐下就睡着了。不一会儿,服务组领班的一通电话把他叫醒。原来,一位旅客抵达目的地后,专门给车站打来电话,表扬他推轮椅又快又稳。
“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吴瑜说,“其实,我只是做了本职工作,但旅客还记得我,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和价值得到了认可,为旅客提供更好服务的信念也更坚定了。”
吴瑜告诉记者,虽然推轮椅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工作,但他收获却很多。记得西成高铁开通前的那年夏天,吴瑜接到对讲机里的呼叫,帮助一位从四川辗转西安的老人乘高铁去往北京。老人得了脑萎缩,已经失去了平衡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当吴瑜将老人推到重点旅客服务区,准备转身离开时,老人却拉住他的手,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
一旁陪同的亲属可能理解了老人的意思,连忙从随身携带的黑色双肩包里取出一个袋子。里面是30多个煮熟的鸡蛋。“我不要鸡蛋,老人就不让我走。我拿了1个,他不松手,直到我拿了3个他才肯放手。也不知道咋的,我一转过头,眼泪就流出了眼眶。”吴瑜感慨地说道。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西安北站,吴瑜每天都被这样的温情滋养着、打动着,而他也把这些感动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化作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优质的服务质量回馈给每一位需要他帮助的旅客。
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吴瑜总是特别留心候车大厅里的每一次广播,甚至连列车时刻表都熟记于心。每次,旅客向他提问,他总是耐心作答,诚恳相待。5年来,吴瑜始终提前半个小时到岗,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迟到早退,也没有请过一天假。“每逢节假日,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尤其是春运。刚开始我还不太理解,后来我慢慢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坚守岗位,看着旅客能平安回家,我就觉得踏实心安。”吴瑜说。
站内站外的迎来送往,让吴瑜每天行走的路程超过20公里。一周磨坏1双袜子,一年磨坏4双皮鞋。“如果服务是100步的话,自己宁愿走101步,也绝不走99步。”因为常年奔走,吴瑜的右腿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但他说,“只要看到需要重点帮扶的旅客,就有使不完的劲。”
随着陕西“米”字形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西安北站列车开行数量和旅客流量明显增多。今年春运期间,西安北站日均发送旅客超过10万人次,最高峰日均发送旅客近14万人次。即使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吴瑜和同事们依然乐观积极。吴瑜笑着说:“让旅客享受到优质舒心的服务就是我们的责任。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同事们要更加努力工作,让更多旅客通过高铁感受祖国70年来的发展变化。”
新闻推荐
老年大学学员和教师袁海(右)探讨摄影技术“文化养老开始受到不少老年人的青睐,以前是健身方面的专业受欢迎,现在是满...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