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守护生命 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医务人员素描

陕西日报 2019-02-12 07:36 大字

2月5日13时30分,西安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在完成一台急诊手术后,才开始“享用”已经冰冷的盒饭。本报记者车喜韵摄

本报记者车喜韵

在新春佳节万家团聚之时,陕西省数万名医务工作者为了他人的幸福,放弃与家人团聚,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爱心和奉献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迎接新生命也是一种幸福

随着一声声清亮啼哭,西安新年长假的第一批宝宝诞生啦!从大年三十零时至大年初六23时59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465名新生儿,西安市第四医院出生212名新生儿,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出生79名新生儿。

大年初一1时23分,西安市第四医院的第一个“金猪宝宝”在产房管理中心诞生。“是个妹妹,3020克!”医生说。“太好了,我就喜欢女孩。”女儿的顺利出生,让宝宝的父亲万分欣喜。

产房里,助产士杨艳丽和任亚利给宝宝收拾完毕,立即让她和妈妈来了一次“亲密接触”。除夕值班,杨艳丽和任亚利已记不清有过多少次了。“过年值班对于产科医生和助产士来说再正常不过了。”任亚利微笑着说,“虽然过年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但迎接新生命也是一种幸福!”

在杨艳丽眼里,助产士责任重大,一双手托着两条生命。“产妇和新生儿平安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杨艳丽说,“其实,我们都习惯了,每年春节都是这样加班加点过来的。”

对医务工作者而言,假期坚守岗位早已习以为常。“找儿媳妇千万别找医生!”杨艳丽的公公曾经无奈地给别人说。如此辛苦,但当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医务工作者不约而同地回答:“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大年初一,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从甘肃庆阳转过来一位37周的妊娠期高血压并发急性心功能衰竭的孕妇,患者不能平卧已1周有余,如果不及时治疗母婴都非常危险。值班二线大夫韩晓兵副主任在完善术前准备后,立即对患者进行了剖宫产手术,宝宝很健康。

与时间赛跑紧急实施手术

大年初二,很多家庭在团聚,西安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的医务人员则在为挽救一名患者的耳朵,与时间赛跑。

“患者送来的时候,半侧面部全是血。我们仔细检查,发现患者左侧耳郭近三分之一缺失,家属提供了毁损较重的被咬掉的残耳。”受伤男子立即被送进了手术室,经过全面检查,医生发现男子被咬掉的近三分之一的耳朵无法原位接回,只能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清创。医师任杰介绍说:“患者被咬掉的这部分耳朵,离体时间太长,而且污染严重,无法一期手术原位移植,只能通过二期手术进行修复。一期手术是把残耳的软骨埋在患者的腹部皮下,做临时寄养,对患者的耳郭创面进行清创处理。”

为了尽最大努力保住患者的耳朵外形,医生仔细对患者左耳创面进行了处理,等待感染危险期过后,择期进行二期手术。

“等患者耳部的创面完全新鲜后,我们把埋在腹部皮下的耳软骨取出来,缝合到残耳的软骨上,然后通过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的方法,给患者进行耳朵的再造。”任杰说。

急救调度值守保健康

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百姓开心过年期间,西安急救中心调度科的调度员们24小时在线坚守岗位,守护着百姓的生命健康。

这条生命线要求调度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面对每一个呼救电话,都能做到从接听、记录到派车、追踪,直至将患者安全送达医院。在整个过程中,调度员的工作有条不紊、耐心细致、认真负责。

“您好,西安120,请讲。”“请您保持电话通畅,我们马上给您派车。”2月9日,面对打进来的电话,调度员王纹态度和蔼、耐心解释。

2月5日6时55分,沪陕高速蓝田段发生一起车祸,陕西航天医院急救站接到电话后,医护人员立即奔赴现场抢救伤者。春节期间,西安急救中心加强应急人员值守,2月4日9时至2月11日9时,总出诊次数2479次,救治人数2548人,守护了古城西安群众的生命安全。

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乡村医生为了村民的健康,为了照料和医护老年患者,几乎不停歇地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城市社区,百姓身边的“守门人”——家庭医生也是一番忙碌。

新闻推荐

五星级“店小二”装备金钥匙 曲江新区政务服务“零投诉”

“金钥匙”专员薛红东为市民服务记者张宇明摄“您好,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在政务中心遇到五星级酒店的尊贵服务...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