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元拍照费”暴露公共服务意识缺失
■本报评论员 陈曦
为乘客提供公共服务的交通运输单位,比如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应当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爱惜自己的羽毛,与时俱进地推行各种人性化的便民措施,让乘客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现实中,一些“马大哈”乘客到了车站,才发现忘记带身份证了;还有些乘客一不小心被小偷“光顾”了,钱包没了,身份证也找不回来了。这就需要到车站窗口,办张临时身份证明以供乘车检查。在西安北客站,办理临时证明必须提供1寸照片一张,工作人员称“门口花20元就可以拍照”,许多排队办证的乘客都觉得,临时证明有效期只有一天,几乎就是为了进站乘车,“这20元花得太冤了”。
在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官网上,关于“如何办理乘坐旅客列车临时身份证明”的规定中,确实提到了“办理时携带一寸照片一张”,而西安北客站以此为依据要求办证乘客提供照片,倒也属于“公事公办”。但应当考虑到的是,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居民身份信息早已实现了全国联网,根据公民信息数据库提供的照片为乘客办理临时证件,绝非难事。从便民的角度考虑,完全可以对铁路原规定进行一定的变通处理,灵活掌握,不必“苛求”乘客非得提供“实打实”的一寸照片。
事实上,在西安城东、城南等车站,提供身份证号即可办理临时身份证明,不需要提供什么打印照片,也没有拍照收费的“花样”;而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则是采取现场免费采集照片的方法,用于开具临时登机证明,受到了乘客的一致肯定。为什么同在西安,北客站就这么“傲娇”,跟一寸照片“死磕”到底,不肯与乘客行个方便呢?而门口单次收费20元的拍照机,更是难逃“与民争利”之嫌,与公共服务的精神背道而驰。
西安北客站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公民信息数据库提供的不是实时照片,而是历史办证录入照片,与本人实际相貌可能有所差异。这话儿乍一听上去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和分析。从常识看,大部分乘客都是持有效期内的身份证进站检票,谁也不可能为了乘次车拍个新照、拍个新证去,相貌稍有差异,几乎不会对实名制验票造成什么困难,也不会对乘车安全带来隐患。为什么临时证件就不能沿用乘客留在信息数据库内的照片呢?再者说了,没带或丢失证件者又不是都做了整容手术,与先前样貌大异,何必非得让人家排队交钱拍照呢?
如果我们搜索一下类似的新闻,不难发现多年前就有网友爆料,郑州东站办理临时身份证需要到自助拍照机那儿,花20元拍一版彩照,而有媒体联系到拍照机的生产方,对方称此机为商业加盟,与加盟方按七三分成,却拒绝透漏加盟商的身份。而此次在西安北客站爆出的“拍照门”,也难免令人“浮想联翩”,是不是这其中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利益纠葛?谁从中得利了,又得了多少利?这事儿还得有关部门出面调查一番,不能总让乘客当“冤大头”。
总而言之,为乘客提供公共服务的交通运输单位,比如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应当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爱惜自己的羽毛,与时俱进地推行各种人性化的便民措施,让乘客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有些服务单位总是“优越感”爆棚,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怼乘客,或是想方设法发点“不义之财”,这都是要不得的;在自媒体时代,万一被人爆料了,又有“实锤”,到时候不仅颜面上挂不住,恐怕还免不了被整顿、被惩处一番,悔恨也来不及了。
新闻推荐
企业工会、区域工会、行业工会……西安市总畅通渠道把劳动关系多样的职工“引进门” @八大群体:总有一款入会方式适合你 试点不到1年,新发展会员1.3万多人
本报讯(毛浓曦)笔者日前从西安市总工会获悉,针对劳动关系多样化的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入会难问题,西安市总按照全总、陕西省总...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