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下发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年) 探索创新“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三秦都市报 2019-01-08 03:24 大字

1月7日,西安市政府下发《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年)》,将结合西安发展特色,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和配套建设标准,规划期限为2018—2030年,其中近期期限为2018—2021年,远期期限为2022—2030年,范围为西安市行政辖区及西咸新区。

各区县都要建设1所公办机构养老设施

根据规划,将分级、分片统筹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使养老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整合养老、医疗等社会资源,近期目标(2018—2021年)为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100%的城市社区和80%的农村社区。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不低于45张。各区县都要建设1所公办机构养老设施,确保政府托底功能。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已建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达标的,要按照每百户15平方米的标准通过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配置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远期目标(2022—2030年)为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融合、城乡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托底,机构、社区、家庭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多种主体、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老年人协会和志愿者协会覆盖所有社区和村庄。全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100%的城市社区和100%的农村社区。各区县至少建设1所公办机构养老设施,确保政府托底功能。每个街办至少建设1所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确保基本养老服务功能。

到2030年共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262处

根据规划,将构建以公共养老服务设施为基础,产业化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结构,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覆盖城乡、覆盖全部老年人,形成市、区县、镇街和社区(村)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推进“嵌入式”养老模式,探索创新“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到2030年,全市共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262处,用地面积约242公顷,机构养老床位数约8万张。市级新建养老设施2处,分别为西咸新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和西咸新区第二敬老院。现状改造提升5处,分别为西安曲江老年公寓、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等。

区县级新建养老设施7处,分别为碑林区社会福利中心、沣东新城老年服务中心、沣西新城老年服务中心、泾河新城老年服务中心、空港新城老年服务中心、秦汉新城儿童福利院及敬老院和秦汉新城老年服务中心。现状改造提升16处,分别为新城区老年服务中心、西安市莲湖区寿星乐园、碑林区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等。

本报记者张艳芳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再以储存的时间来获得别人的帮助。“时间银行”是一种社会互助模式,它的基本运作方式是加入“时间银行”的“储户”,将自己提供公益服务的时间数记录在“时间银行”的账户上,“储户”以后可以凭借在“时间银行”储蓄的时间数,从别人处获得帮助。我国的青岛、南宁、南京、重庆等城市已陆续出现这种模式。

新闻推荐

同时在线人数破30万 美术校考报名网站“刷6小时报不进”

离考试还有不到三周时间,但杨嘉树这几天却没有心情复习。浙江人杨嘉树是高三的美术生,闯过美术统考这关后,接下来就该到各大...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