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制调查问卷关注垃圾分类
刘书妍正在对垃圾进行分类。
■见习记者郭沛然文/图
在日常生活中你进行垃圾分类吗?你能准确的辨别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吗?近日,西安高新二小六年级的刘书妍同学自制了一份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通过对252位市民回复的分析,她发现虽然垃圾分类已经成为西安市的一个热词,但不少市民并不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垃圾分类后期的收运与处理流程让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自制调查问卷
小学生关注垃圾分类大问题
“进行垃圾分类能减少环境污染,只有环境好了才能生活得更好。但在我进行垃圾分类时,却遇到了不少难题,因此我想了解大家会不会存在与我同样的困惑。”12月1日,刘书妍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通过参与学校开展的垃圾分类进校园主题讲座、“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环保主题教育等活动,让她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也迸发了垃圾分类的热情。
然而,在践行垃圾分类时,刘书妍发现自己所在的社区并未设置分类垃圾桶,街上的垃圾桶虽然分了类,但是后期垃圾车清运还是“一锅烩”,这些行为让前期垃圾分类工作付诸东流。在刘书妍家里有一个长85厘米,高75厘米的塑料袋,里面装满了折叠整齐的快递盒、报刊、塑料瓶等可回收生活垃圾,“它们真的太沉了,我和妈妈根本无法将它提到回收点。”看着已分类好的垃圾刘书妍无奈地说。
垃圾分类遇到的难题让刘书妍萌生了调查垃圾分类现状的好奇心。11月中旬,她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设置了垃圾分类知识掌握情况、垃圾分类箱的设计及设置、不愿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推广垃圾分类的形式等10道问题。在父母的帮助下,短短一周时间,共有252人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
垃圾分类都知道
大部分人不知道怎么分
“通过调查我发现,虽然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很高,但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无法做到正确的分类垃圾。”252位参与刘书妍调查的人中,98.4%的人表示自己知道垃圾分类,但在“羽毛球是否属于可回收物”一题中,仅有35.5%的参与者回答正确。
“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您是从哪里获取?”39.8%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是从垃圾箱上的标识来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然而,刘书妍在实地走访中却发现,“身边不少分类垃圾桶存在‘划分单一’、‘标识不清’等问题。”
她和家人调查了西安市不同区域包括街道、小区、地铁站、学校、机关单位等不同环境中的55个垃圾箱,发现其中有42个为分类垃圾箱,占整体的76%;在分类垃圾桶中,有26个桶上有分类标识;在有分类标识的垃圾桶中,却仅有10个标识清晰醒目。“这就导致市民借助垃圾箱上标注的文字或者图案来分类垃圾时无法做到准确分类。而只要出现一件错误分类的垃圾就会导致前期的分类工作前功尽弃。”刘书妍忧虑地说。
“倘若您很少进行垃圾分类,原因有哪些?”参与者给出了两个主要原因,除了前面谈到的不知怎么分类,分类垃圾箱太少和垃圾清运车清运不分类并列第一。
相应的,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对于西安的垃圾分类,最主要的问题是垃圾清运和处理环节不分类”。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回答“为了更好地实现垃圾分类,哪项工作最为重要?”时,252位参与者认为通过实现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统一设置标识清晰分类明确的公共垃圾桶、加快垃圾收运和处理环节的全面分类、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设计适合家庭使用的分类垃圾箱或垃圾袋,均能更好的实现垃圾分类。
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让垃圾分类时尚起来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觉得垃圾分类要扣紧每一环才行。”根据问卷情况,刘书妍认真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自己对西安推行垃圾分类的建议。
比如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应该选择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模式。“像我很喜欢看漫画,如果报纸上能制作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漫画或者插图,我也可以剪下来贴在家里,或者教室,每当自己不确定的时候就可以看一看,这样多好!”
此外,她建议,西安应该在全市范围内设置外形、规格、标识统一的分类垃圾箱。在垃圾清运与处理时,投入采用分类的垃圾清运车,或是借鉴日本的做法,分不同的时间段定时收集清运不同类的垃圾。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主动进行垃圾分类。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在垃圾处理环节实现分类收运,真正让可回收的垃圾变废为宝,让西安更环保更美丽。”刘书妍憧憬道。
新闻推荐
在平凡岗位上脚踏实地 “我为大西安追赶超越贡献力量”群众宣讲活动激发正能量
本报讯(记者闫珅实习生侯远)12月4日,“我为大西安追赶超越贡献力量”群众宣讲活动走进水电十五局第二工程公司。来自西...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