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新征程 期待更多手机式“新农具”

陕西日报 2018-09-03 06:21 大字

亦荣

西安农民翟文波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注册手机账号开通直播,发布农业短视频传授种植知识;借助手机平台,将110万粉丝与全国120余家种植养殖企业、50余家农资生产企业和众多农业技术专家“连接”在一起;在线上帮助十里八乡的乡亲销售农产品、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在线下打造实体展销平台,在客商和农户之间架起产销对接的“致富桥”。(《陕西日报》)

这样的消息令人欣喜。手机本是通信工具,现在成为“新农具”,实为创新之举。传统农民的印象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凭经验和感觉种田。但新时代的翟文波已闯出一条新路,将互联网同传统农业相互融合,使手机变成自己手中耕耘农事的“新农具”。他赋予了手机许多新功能,也注入了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内涵:用手机传授农业新技术,帮助乡亲们提高农业技能;带动周边村子3000多名农民用手机下载短视频软件,宣传和销售农产品;通过手机成为“网红”,拥有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客户资源。他的实践表明:坚持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释放出的能量将是无限的。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无止境。手机从通信工具转化成为“新农具”,彰显了“互联网+农业”的新气象,也折射出更多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从现实的角度讲,翟文波手中的这个手机“新农具”,还只属于“互联网+农业”的初级阶段,可做的文章还有很多很多。发展“互联网+农业”,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要素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让其成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使农业生产领域的很多环节都能通过手机操控。如运用物联网、自动化等新技术,用手机监测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调节大棚的施肥、灌溉,让一两个人管理多个大棚;通过手机掌握需要农机作业的村落地块,通过按键“抢单”调度农业机械,把“耕耘”转移到手机上;用手机实现对田间生产的全程监控、远程控制,对涉及标准化生产的农活实现农业技术远程服务,让农民不用置身田间,也能准确掌握田间湿度、温度和光照情况,精确把握施肥、打药时间……

“互联网+农业”的核心,体现在农业的数字化,传统产业要实现数字化处理才可能打造数字农业,全产业链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也必然包括产地环境及产后销售的数字化,其中的进步与创新将无法估量。憧憬未来,随着广大农民群众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不断迸发,将手机变成“新农具”这样的“互联网+农业”模式将会大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自身也将发生更多新变化,衍生出更多更美好的创新之举,为农民群众的新生活带来更多更充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推荐

西安正在进入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企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王基铭

■首席记者杨斌鹄9月1日,为期两天的“2018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西安市启幕。论坛会场上,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