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作专题报告 解读企业家精神 把脉企业未来

西安晚报 2018-09-02 05:14 大字

9月1日晚,作为2018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杨杜在西安为嘉宾及观众作了一场题为《企业家的思维模式》专题报告,深刻解读当今企业家的精神世界,为中国企业的未来把脉建言。

杨杜表示,企业家是经济社会的主体。比较理想化、职业化的企业家应当是“你事我事他人事,事事分清”的,是在管理层面上考虑问题,而不需要上升到主义、意识的层面。可以说,政治家是政治社会的主体,而企业家应该是经济社会的主体。

杨杜介绍,中国的第一批500强企业名单是2002年出炉的,统计的是2001年的数据,当时的入榜门槛是年度营业收入20亿人民币。如今,随便一个大企业就能够达到这个规模。2016年500强的入榜门槛是283亿,15年间实现了14倍的增长,这是中国大企业群体创造的惊人的成长速度。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企业在1995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仅有3家,2001年发展为11家,到了2016年,榜上有名的已经达到了115家之多。通过这一趋势我们就会看到,我们这么多年里持续快速的增长,中国企业有多么不容易。如果按照美、日企业曾经创造过的业绩看,我们至少还有百八十家企业可以继续努力。

杨杜认为,企业家思维模式的进化和循环,需要懂得在处理管理事务时理解一个灰度地带,若是处理所有事务时以非黑即白的态度,不懂得灰色中间地带,不以客观的心态来看待所有事务,那么企业家将会抑郁。杨杜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开出良方:以客户为中心的,活得长。以文化为中心的,活得长,因为这种企业在持续的努力和奋斗,企业家要比别人多付出、多出业绩。建好管理体系的,活得长。持续管理变革的,活得长。坚持底线思维的,活得长。能够活得长的公司,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走过来的。企业家追求的第一个阶段,是量的成长阶段,追求做大、做快、做多。但是,做多也不一定多得了,因为总量太少。怎么办,这时,有的公司就开始搞多元化。只是,这个过度追求多元化的时代,杨杜觉得应该走到头了,因为一些企业过分追求多元化,最后反而物极必反;第二个阶段:是质的成长阶段,追求做强、做优、做新。其中,做强是投入产出问题,做优是品牌质量的问题,做新是与众不同的问题,总的可以归结为结构性的调整,追求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个产品上做到市场第一;第三个阶段:是力的成长阶段,追求做局、做人、做久,它指的是战略、品牌与受人尊重的问题。杨杜认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所从事的事业应该是一代人无法完成的,“一辈子能干完的活是大活吗?好像不是,它甚至需要自己的儿子、孙子们去接力完成。所以,围绕着这样的成长,我们说它是力的成长,是企业要拿出自己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来。”

记者职茵实习生刘慧

新闻推荐

西安经济发展恳谈会召开 汇聚中国500强企业力量 推动大西安追赶超越发展 王永康讲话朱宏任致辞黄海嵩胡润泽岳华峰出席

本报讯(见习记者车阳阳)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构建大西安开放新格局。9月1日晚,2018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专项活动——西安...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