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爱好者“游击队”

西安晚报 2018-09-02 05:31 大字

□贾自立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在北大街省广电局旧址对面的原陕西省二中上学,我们学校的操场当时是西安城内最大的,省上开群众大会,往往在这里。那时,没有什么文化娱乐可消遣,看秦腔戏是学生们最大的业余爱好。

一张坐票大家轮着坐

省二中高中部有许多学生来自西安市周围不远的几个县,如户县(今鄠邑区)、临潼、咸阳、蓝田、长安等。当时,省二中有一支较好的业余秦腔剧团,这个剧团由学校的化学老师王槐蔚和教务处的两位老师组建。当时王槐蔚老师将沪剧稍加整理在省二中演出,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后三意社袁允中导演看后,还给三意社排练。这支业余秦腔剧团促进了学生们看戏的热情,形成了一批秦腔爱好者“游击队”。

当时西安的演出团体有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正俗社、西关剧场新民社,还有大麦市街文光剧团等。另外人民剧院当时是搭的戏台,没有具体剧团,在南新街和西一路十字也有个剧场,没有剧团。省二中这些戏迷一般是看三意社、易俗社、尚友社三个剧团的演出,因为这三个剧社离学校最近。

我们学生看演出基本都是站票,一次在三意社看演出时,学生们合伙买了一张坐票,其余都是站票。一场戏每人坐20分钟,享受享受坐票的感觉。

站票当时是2毛钱,学生为了省钱还经常看巴巴戏(就是剧场戏快演完时,门口没有戏票的人可以进去看)。有时同学们还蹭戏看,有的同学没有钱就和收票人拉关系,请求把他们放进去看戏,看完戏帮忙打扫剧场以无偿劳动换取看戏的机会。

有一个湖北的同学,转到省二中后,也在学校住宿,和本地同学一块看秦腔,后来他对秦腔兴趣比本地学生还浓,每个星期六的中午他都不休息,跑到这三个剧场门口看戏牌上晚上演出的节目预告,回来告诉同学们,从而方便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

那时,我们对易俗社演的《三打祝家庄》、尚友社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三意社演的《打柴劝弟》等,都耳熟能详。往往看完戏后,我们还发表评论,有时因意见不同就争吵开了。时间长了,学生们就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剧团和演员去看演出。

省二中看戏的学生还要和学校传达室的郭老伯把关系搞好,害怕有的戏散得晚,回来迟,不给开门。这些看戏的同学在课余时间常帮郭老伯打开水,还帮他打扫学校门口卫生。一次同学们在三意社看完戏回来晚了,学校门关了,同学将门一拍,并告知姓名,郭老伯就把门开了。

唱秦腔帮他插了队

从省二中毕业后,我进了西安外语学院。

1956年,西安外语学院从全国各地招收200多名学生,加上原来的职工、学生近千人,差不多各省的方言都有,当时学校文艺活动主要是星期六放电影或学校组织集体舞会。为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学校有一次在大操场搭起露天舞台,邀请西安尚友社的演员来演出,我清楚地记得是李爱云主演的《庵堂认母》。组织晚会的老师开始还担心外地学生听不懂有意见,但演出效果非常好,李爱云的唱腔和表演非常好,演出中台下鸦雀无声,演出结束后演员连谢好几次幕。许多外地同学看后说:“没料想陕西的秦腔这样好听。”

这里还有一件趣事。一天中午开饭时,同学们进食堂买饭,买饭同学排队较多,这时,一个广东同学穿着呱啦板踢踏踢踏来了(呱啦板就是拖鞋),那时鞋底是木的,走起路来踢踏作响。他来得迟了,怕买不上爱吃的菜,插队几次,同学不让他插,于是这个同学用广东粤语唱了《庵堂认母》中的一句唱词,即“前世没点琉璃灯,今世没长好眼睛。”使排队的同学都笑了,并一致感叹广东人也能唱秦腔,于是让他插了队,买上他爱吃的菜。

新闻推荐

“网红餐厅”好景不长 做餐饮要回归本源

网红餐饮流传这样一句话:“一年红火两年降,三年四年换行当”。近年来,在粉丝效应的影响下,大批网红餐厅、明星餐厅如雨...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