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生态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首届“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落户西安的背后
孩子们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中心绿廊玩耍。沣西新城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的核心区,以生态优先作为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资料图片 记者 张宇明 摄)
■首席记者杨斌鹄
中国城镇建设排水协会副会长章建林,日前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宣布:2018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将于9月8日至10日在西安举行。“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学术水准最高、组织规模最大、参会国家最多的首届全球性国际性会议,这次盛会将汇聚世界各国的百余位顶级专家学者,全面总结海绵城市建设实施以来的经验与不足,解释疑惑、凝聚共识。”章建林介绍。
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海绵城市学术盛会
据悉,本次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由国家住建部、财政部及水利部三部委共同支持,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西安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等承办。大会以“经验分享,聚势共赢”为宗旨,由会前培训、主旨论坛和分论坛三大板块构成,来自美洲、欧洲、澳洲、大洋洲、亚洲的顶尖学者与国内知名专家将现身各分论坛联合主持报告。届时,还有全国30个海绵试点城市齐聚现场,现身说法,与学术力量一道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记者了解到,该研讨会提议一经发出,就得到了陕西省西咸新区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最终经过组委会多次协商和审议,首届“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最终落户西安。7月,会议正式面向全球,启动包括论文征集、专家学者报名、志愿者招募等工作;截至目前,已收到社会投稿200余篇,注册报名千余人,各项筹备工作正在逐步实施、有序推进。
“海绵城市是一个新的理念,是对绿色发展的一种重新认识。在这种理念下我们重新组织规划设计和管理方式,来尊重自然和自然和谐,这也是中国传统的理念,中国的海绵城市跟国外的LID不一样,是我们在传承和借鉴的过程中产生的。我们提出了渗滞蓄净用排,他们实际上也是隐隐约约的,但是并没有提出来。我们提出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这是我们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技术路线,我们提出了处理的相关关系。下一步,我们要通过海绵城市的试点,包括这种国际研讨会,把我们的理念和创新搭载在技术标准和产品上,推行下去。所以,要求试点城市形成一套因地制宜的做法,在因地制宜的做法上,形成标准、规范和制度,这才叫可复制、可推广的一套经验。”谈到全国的海绵城市试点工作,章建林介绍。
据悉,2018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将始终秉承“经验分享,聚势共赢”的宗旨,保持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在未来的时间内,将研讨会转化为常态、稳定、长效的多方合作机制,把优秀专家学者交流总结的技术理念、方法及标准传递出去,为国家的海绵城市建设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形成良好的推动借鉴作用。“2018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必将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盛会。
海绵城市建设的“沣西试点”
“为什么首届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选择在西安举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沣西新城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的核心区,以生态优先作为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现已建成海绵型园区240万平方米、海绵型道路50余公里、海绵型公园绿地140万平方米。这些‘海绵\’设施,涵养出了一座真正意义的绿色生态新城。除此以外,沣西新城的智慧海绵信息化管理平台、协同创新体系和实施经验,也有着十分突出的成效和借鉴意义。”在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全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说。
沣西新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和亮点是什么呢?“首先是建立了顺畅的机制体系。构建了涵盖领导层、管理层和实施层的三级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政府+部门+咨询团队\’全过程管控和支撑体系,突破部门壁垒,促进专业衔接,基本解决了建设管控过程中沟通有碍、体制不顺的问题。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办法30余项,已实现了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两证书\’、设计、施工图审査、竣工验收、运营维护等项目全周期的过程管控。而且,沣西新城在创建伊始引进‘地域性雨水管理\’理念,依托自然肌理,构建了河网水系、中心绿廊、中央公园、城市绿环、社区公园与街头绿地等架构分明的多层次开放空间和市镇体系,形成了‘点状布局、大开大合\’的生态格局,把‘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了新区城镇化进程,基本形成了系统成熟的规划体系。同时,为了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我们还创新绿色融资模式,以股权和债权两种方式投资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明显。”沣西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宇斌向记者介绍。
形成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技术体系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技术和经验可照搬,沣西新城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基础研究,破解建设难题。他们统筹省内6家知名科研单位(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阳气象局等)成立了首个海绵城市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围绕水、材料、土壤、植物、气象等相关专业开展20余项课题攻关。其中3课题获得省级住建等主管部门立项支持。初步形成阶段成果10余项,研发设备1套,申报专利12项,工程应用40余处。科学支持海绵城市建设,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并针对区域自然禀赋、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编制海绵城市建设指南、图集、导则等10余项,科学定量、成熟实用,系统构建起了本土海绵城市技术标准体系,实现项目建设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创新技术工法保障建设效果。绿色屋顶,使用轻质、保水能力强的特殊介质材料,提升对屋面雨水的截留、缓冲和净化作用,解决了荷载、营养、净化、浇灌等问题;市政道路创新采用易清洗、除泥沙效果拦污框,路基结构采用两布一膜、防渗砖墙、混凝土墙等多种措施来保证路基安全;公园绿地发挥雨洪调蓄枢纽功能,保障城市内涝安全;水生态修复方面,滩面湿地与污水厂尾水、管网雨水有机结合,进一步滞留、净化,提高河流入水水质。海绵设施植物配置方面,探索本土化植物搭配模式,注重与硬景结合,实现了海绵功能和景观效果有机的融合。针对不同条件不同地块采取因地制宜的技术工法,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难点,在西北地区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沣西新城发挥区域内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优势,综合运用在线监测、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整合共享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研究等资源,构建了涵盖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与展示、绩效考评、部门协调、灾害模拟预警与管控、公众参与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智能监测管控体系,收集采集数据2000万条,科学定量化评价了新城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对海绵城市建设方式方法指导意义重大。
新闻推荐
陕西省公布2018年第二季度营商环境监测结果 西安市总评全省第一 区县域及市级指标排名前移
本报讯2018年8月2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营商环境月度讲评会,省统计局通报了全省第二季度营商环境监测评价结果,结果显示,西...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