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苦炎热 我爱夏日长

华商报 2018-07-23 04:22 大字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石涧寒泉空有梦,冰壶团扇欲无功。余威向晚犹堪畏,浴罢斜阳满野红。”宋代陆游在《苦热》中描述的炎夏酷暑,隔了800多年,我们的感受也是一样的。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现在我们可以享受“空调、WIFI、西瓜”的幸福生活,古代没有空调、冰箱,古人又是如何消暑过盛夏的呢?

居凉室:西安现在还有“冰窖巷”

古代能工巧匠利用大自然,打造出天然的“空调房”。《唐语林》说,唐玄宗在兴庆宫内建造一座避暑的“凉殿”,在顶部积水由房檐流泻下来,形成一道水帘,在其内可享受降温之效,在外亦得观赏之乐。凉殿内部还装有水力风扇,比空调还环保。唐文宗时,柳公权与皇帝《夏日联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跟着皇帝也能蹭个凉!

看过《甄嬛传》的朋友应该记得华妃用盛着冰块的盆取凉吧?其实夏天用冰块去暑的方法由来已久,西周就有伏日掘井藏冰的做法。“二至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诗经·豳风·七月》中的这句诗的意思是凿取冰块藏入冰窖。在汉代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赐冰仪,把藏冰赏赐给士大夫。唐代白居易在《谢冰状》中也说:“伏以颁冰之仪,朝廷盛典;以其非常之物,来表特异之恩。”到了明清时期,宫廷三伏赐冰可以普及到每一位官吏。

西安含光门里,至今还保留一条明清街巷——冰窖巷,是明代秦藩王宫和清代满族官僚冬季藏冰的地方,以备夏季取冰消暑。而冰的来源则是由“凌人”在冬季采集于绕城的八水、城南的太乙宫。此外,冰窖巷以西的白鹭湾、龙渠湾一带,明清时有个大水池,也是冬季藏冰的主要来源之一。

吃凉冰:冰激凌是中国人的发明

古代夏天颇为珍贵的冰放在房间中融化降温太奢侈了,古人也会食冰。唐代有“冰盘”“冰瓜”“冰果”等,富贵人家甚至会举行“冰宴”。冰果为鲜核桃、鲜藕、鲜菱、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其凉彻齿而沁心也。其后,则继以热荤四盘。吃凉而不贪凉,可以说是非常养生了。

唐代已经开始公开出售冰制品,在当时所卖的冷饮主要还是以“刨冰”为主,拌上白糖,很受女孩子的喜欢。

到了宋代冷饮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甚至出现冷饮专卖店。杨万里诗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北宋汴京(今开封)的冰店里就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南宋临安(今杭州)街上卖的有“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等,宋刘松年的《茗阅赌市》、宋书家的《半茶图》,还把出售冷饮场面画入画中。

在元代时,马可·波罗来中国,受元世祖赏赐,品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后来又传到了英国。说起来,冰激凌是中国人的发明。

设凉宴:长安纳凉盛会很风雅

纳凉可不仅仅是躲在居室里,古人玩起来比我们当代人会享受。据《汉旧仪》载:“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了不少古人的“夏时逸事”,“避暑凉棚”说的就是唐代京城的纳凉现象:“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

而水边纳凉就生出了许多有趣的玩法,“风亭水榭,浮瓜沉李,流杯曲沼,每至通夕而罢,富家子或植画柱,搭凉棚,召客聚坐,作纳凉盛会。”浮瓜沉李,就是将水果浸在冷水中,将酒杯浮于蜿蜒的水池中,取其凉意。

到街上走走,更能体味夏日的市井气息,清顾良《清嘉录·六月·三伏天》中记载:“好施者,于门首普送药饵,广结花缘。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什物则有蕉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之类,沿门担供不绝……茶坊以金银花、菊花点汤,谓之双花。”从解暑药,到解暑食品以及夏季避暑用品一应俱全。

其中有一种纳凉“神器”就是“竹夫人”,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竹夫人又叫青奴,是一种编织成长约1米左右的圆柱体竹制品,四周有竹编网眼,形似加长加大版的蝈蝈笼子,可以搁臂、搭脚、拥抱,用以取凉。曹雪芹借薛宝钗之口出过出这样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来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就是竹夫人。华商报记者 路洁

漫谈节气

烦夏莫如赏夏

大暑天,极易激动上火,导致“性躁”,只会增加暑天的炎热感受。我们常说心静自然凉,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古人深知“烦夏莫如赏夏”,调整好心态应付炎炎夏日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从古诗中能够看到各式各样的纳凉消遣方式。

南朝诗人徐勉在《晚夏》诗中写道:“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诗人从房中来到花丛中,席地而卧,欣赏水中荷阴莲影,又有美酒相伴,十分惬意。

唐代李白《夏日山中》诗曰:“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诗仙躲到深山,赤身取凉,好不潇洒。而王维在林茂竹翠处纳凉时,留下《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孟浩然因为纳凉忆起好友,《夏日南亭怀辛大》诗云:“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古人水边纳凉还往往与赏荷结合起来,而“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苏东坡在《夜泛西湖》诗里写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杨万里在《暮热游荷花池上》写道:“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清代江堤的《消暑诗》则写出了一个柳下纳凉、清风拂面的清凉世界,“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来无质堆纸上,巧借柳枝相形容。”华商报记者 路洁

大暑食俗

盛夏吃羊肉,不怕上火?

伏羊节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的《汉书》中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古人过伏日像过年一样看待,要吃羊肉庆贺一番。三伏天吃羊肉,似乎和时节不符合,但这个风俗如今很多地方还盛行呢!江苏、山东、安徽、宁夏、湖北、浙江等地都有“伏羊节”。在中医理论里,羊肉滋阴,夏天人们大量排汗,易耗气伤津,吃冷饮吹空调,体内容易寒凉,吃羊肉有暖胃生津的功效。至于吃羊肉上火,不论在哪个季节吃羊肉都容易上火,不只针对夏天,烹调时可以加凉性蔬菜一起炖,如土豆、蘑菇、萝卜、胡萝卜、白菜等。另外,伏天吃羊肉并非人人适合,体内积热、长疮痈、贴伏贴的人忌食。

头伏饺子二伏面

古人有很多消暑食物,在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据说三国时,就有伏日做汤饼避除疾患的说法,汤饼就是热汤面。到唐代,面片汤又升级为凉面,但需拌蜜吃,这个古怪的吃法一直延续到宋代,皇上赐面,皆加赠蜜糖一罐。新粮营养丰富,吃面养生有一定科学性。

此外古人还有很多消暑的食谱,比如“伏日绿荷包子”,就是用荷叶裹包子,有清暑作用;还有吃鸡粥补阳的风俗。

食补吃辛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食补吃辛”。他在《摄生枕中方》里解释,有人到秋天容易生病,“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要吃点苦的但不能多,要多进的是辛味。这里的“辛”不是辛辣刺激,主要是指蔬菜中的生姜、葱、洋葱、大蒜、芥菜、香菜、白萝卜、芹菜、韭菜等。因为辛味是入肺的,有助于补益肺气。华商报记者 路洁

节气养生

湿热相挟,贪凉是误区

“大暑”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节,同时又进入多雷雨的天气,所以大暑这个节气的特点是:既热又湿,人们会感觉到“暑湿难耐”。中医专家杜起认为,在“三伏天”中,老百姓普遍的认识是应该多吃一些避暑用的寒性食物,比如绿豆汤、菊花茶、苦瓜、冰镇的西瓜、冷饮等等,其实,适度解暑是必要的,但如果贪凉把握不住度,则会伤身。

在“三伏天”,外界的“阳气”处于一年当中最旺盛的时节,人体的“阳气”多蒸腾于外,而体内则相对阴寒,假如这时再进食寒凉之品,无异于雪上加霜。“在一年当中最热的时节,进食性味温热的食物,可以温煦相对阴寒的体内。在百姓中流行的一句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便是这个道理。”

其实,一年四季都不宜过度食用寒凉的食物,降暑需适度,切勿贪凉,“由于自然界暑湿相挟,人体会感觉非常不适,因此很容易空调、风扇直吹,此为养生大忌。大暑时节气温较高,人体皮肤腠理开泄,很容易外感风邪,而风邪的特点为“善行而数(shuó拼命追求的样子)变”,如果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很容易在这时诱发中风,如面瘫、脑梗。

此外,由于“大暑”时节湿热相挟,很容易形成“湿困于脾”的现象,造成人体食欲下降、腹泻等症状,因此,家中常备“藿香正气水”是不错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化湿和中的作用,是大暑时节的常需之品。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

印读节气

刻刀下,“参差四窗外”

一年之中,大暑之时,植物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宋代郑刚中《大暑竹下独酌》诗中描述竹叶“参差四窗外。”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治“大暑”之印时,于冲刀的利爽中杂糅残破,以呼应大暑之时植物疯长的节气特点,此为会意。当然,会意之外,是此印“大”字布局,它以收缩之势,大量留白,密天疏地,凸显长空万里之“大”。而一旦回到“暑”字,又在繁密的布局中展示大暑之时的植物特点,以及热得让人难以透气的身体感悟。此印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深谋远虑。

解读印人:郑墨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创作委员会主任、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终南印社副秘书长、陕西省书法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

温馨提示:本方精品印章接受收藏询价,藏家可添加微信angle61980,或致电18891990828咨询。

新闻推荐

西安水务集团自来水公司多举措确保用水安全平稳 发扬水务铁军精神 全力提升供水能力

年年供水有高峰,年年高峰不尽同。进入7月,随着自来水日供水总量不断攀升,西安市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夏季高峰供水考验。今年...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