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书重道薪火不消
古时,人们信奉万物有灵,敬惜一张写字的纸有如敬奉神明。而今,某中学考生为缓高考重压,撕书泄压之举让人倍感焦虑。古时惜字亭中焚烧“圣迹”的熊熊火焰,今日教学楼内书页纷飞而成的“片片雪花”。在痛心之余,更为我们敲响警钟。因为,唯有尊书重道,方得薪火不消。
俯古观今,文字一直是我们薪火相传的瑰宝,我们应当珍视之。在古代,即便是不识一字的布衣百姓,也会收集字纸于专门的惜字亭焚烧,观照如今,我们是否更应对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文字多一些尊敬?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是官学,习道前三日颖沐浴焚香,应叩首以迎。这足见我们对文化的传统态度,如今我们学习省去了繁文缛节,却不可省去心底对知识的那份敬重。古有左思,写就《三都赋》引得洛阳纸贵,今有诗词大会引发全民关注。扔书考生是否可以由此得到些许正能量,以全文化薪火相传的美名呢?
薪火相传,精神难消。前有人篡改名言成语取乐,后有全网恶搞杜甫走红。这些事件就可将如今尊书重道传统的式微一览无余。在如此社会现状下,如果我们在面对诸如此类的事件时,仍不置可否,那我们尊书重道之传统,又将何去何从?相反,倘若扔书考生之举引起舆论哗然,引发轩然大波,其中对社会的警示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传承一份薪火相传的美德,重燃的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
退一步讲,高考生寒窗苦读十余载,蒙受祖国文化教育熏陶亦是十余载,怎会因一时抒压的畅快而忘记了对文化应当保有的那份赤诚的敬畏之心呢?如此考生,在扔书之时,扔去的也是在未来社会的一席之地。不谈立人,谈何立说立学?况且纾解压力的方法也有很多,听歌,运动均不失为良策,何苦做出此类有失身份,有失素养之事呢?但某些学校,毁书泄压之事非但没有发生,反而是将资料放好,留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既不浪费资源,又成就了赠人留香之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尊书重道,薪火便永难消散。因为这早已成为每个中国人面对文化时的道德底线,它树出的更是一面鲜亮的道德旗帜,它托举的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小记者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高2019届L2班 何怡霏 指导老师 廖小庆)
新闻推荐
近年来,未央区草滩街道招商引资如火如荼,以隆源国际城项目、华宇时间城项目为首的一大批投资体量大、辐射带动强的重点...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