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杜公祠文化内涵 进一步弘扬唐诗精神 傅功振

西安日报 2018-06-18 05:49 大字

长安是唐诗的故乡,是一座浪漫的诗意之都。提到唐诗,不能不提到杜甫。杜甫爱国、爱家、爱家乡、爱人民、爱和平,关爱他人甚于自己,善待一切。杜甫以他的诗歌记录社会历史,反映生民疾苦,因之,其诗有“诗史”之称;同时其人也赢得了“诗圣”的美誉,是我们永远值得追求的精神和人格的楷模。

杜诗现存1400多首,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将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746年(天宝五年),35岁的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回到长安,然而,现实使他的理想破灭,他既看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又看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在他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充分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在贫寒交加之际,杜甫并没有陷入自己的一己苦痛之中,而是推己及人,想到的是更为贫穷的普通老百姓。他的忧思如终南一样高,深广的忧民之情实在难以排遣。“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身陷贫困的杜甫看着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只有内心焦急,却无回天之力,不禁陷入极度的苦闷之中,充分体现了杜甫崇高的人格情操和博大的仁爱情怀!

杜甫也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怀念朋友,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这些诗歌其实是深层表达了杜甫宽厚仁爱、襟怀坦荡的伟大胸怀。更体现了为家、为人、为国的普世情怀。

为纪念杜甫,明代长安人民在少陵原西南半坡上修建了杜公祠,表达对这位先贤的无限景仰与缅怀之情。祠内最珍贵的文物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写的《府太中严公九日南山诗》石刻拓片,这是现存唯一的杜甫墨迹,可称为“镇祠之宝”。此外,展室内还有康有为、章炳麟、于右任、董必武、郭沫若等著名人士所书杜诗的照片。杜公祠自建成以来,不少文人学士来此凭吊,并留下咏题诗,如明屈大钧《杜曲谒子美先生祠》:“城南韦曲潏川滨,工部千秋庙新貌。”

杜公祠是承载杜甫精神的载体。今后,应该不断完善和扩充杜公祠的文化内涵,扩建规模,让更多的人在此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同时,也必将推动长安、西安的旅游文化事业大发展。

一是进一步扩充杜甫展馆的内容。扩充杜公祠的杜甫展馆内容,就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杜家族谱体系。我们首先要树立杜甫雕像,树立杜甫纪念碑,镌刻杜甫生平简介和杜家族谱,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入介绍杜甫思想的家族渊源,让人们通过了解杜甫的家族史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人格和精神成因。新的杜甫展馆建成后,将为人们更好地汲取杜甫精神搭建广阔平台,使人们畅游于杜甫伟大的精神世界之中,从而使人们每游览一次,就获得一次精神的陶冶与洗礼,更充分地发挥杜甫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教育作用。对于大中小学而言,更具有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意义。

二是构建唐代文学馆。在唐代文学纪念馆中,以杜甫为中心,进一步把陈子昂、李白、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韩愈、柳宗元、元稹、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人也纳入到这一展馆之中来。唐代文学馆建成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它的文学和文化教育普及作用,让人们通过游览唐代文学馆,既认识到唐代文学的博大与精深,又认识到长安作为自古帝王之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从而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发扬光大。

三是在杜公祠内建立杜甫诗文石林。在杜公祠树立大量石碑,镌刻杜甫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优秀诗文,建构一个类似于碑林的杜甫诗文石林。届时,我们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书画艺术家,献赐墨宝,并将其镌刻于石碑之上,以供游人欣赏。这里不仅有优美动人的古典诗文、“矫若惊龙,飘若浮云”的精湛的书法艺术,还会有根据杜甫诗意诗境雕刻而成的石刻组图,进一步展现以杜甫诗文为依托的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和雕刻艺术,真正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作者系陕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保护专家)

新闻推荐

在“街角博物馆”中找寻来自唐朝的“雕刻时光”

“雕刻时光”展览吸引了一对母女。在西安的街头行走,不经意间就能“撞见”唐朝历史——端午假期,在曲江池中和广场...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