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新西安人 助力大西安实现大发展
薛书琦(受访者供图)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5月14日,西安市迎来了今年外地迁入落户的第40万个新西安人。人才争相涌入,说明沉寂许久的西安,通过“三大革命”、“三大新政”,塑造了全新的城市形象。这一年,大西安机遇叠加、活力迸现、前景可期,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人才前来落户,来西安寻找创新创业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刊发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5月15日,记者先后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新市民代表、著名高校校长、专家学者等,听听他们怎么说。
住房保障
西安人才安居货币化补贴覆盖率将达100%
城市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留得住人,安得住心,必须做好人才安居保障。昨日记者从市房管局获悉,目前西安市正在积极探索人才安居住房制度改革,一方面鼓励用人单位自建人才公寓,一方面加大政府建设和筹集人才安居房力度,预计到2021年,全市将建设和筹集人才安居房不少于22万套,其中,政府筹建人才公寓5000套,实物配建人才公租房7万套,集中新建公租房10万套,用人单位自建人才安居房4.5万套。
根据去年年底下发的《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西安市人才安居房建设方案》),西安市将以全面落实“5531”人才引进计划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与国际化大都市、“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多层次人才安居保障体系,采取实物保障和货币化补贴等多种方式实施人才安居保障。
在实物保障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积极性,多渠道筹措人才安居。到2021年,全市建设和筹集人才安居房不少于22万套,其中,政府筹建人才公寓5000套,商品房配建人才公租房7万套,新建和筹集公租房10万套,用人单位自建人才安居房4.5万套。
政府筹建的人才公寓,应遵循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环境宜居的原则,规划技术指标按照高端住宅标准设计,实行精装修并配备必要的生活和办公设备,达到拎包入住的条件。
政府人才公寓适用于A、B、C、D类人才,租住面积分别为180、150、120和90平方米左右,A、B、C类人才5年内免租金、D类人才3年内按市场租金的50%计租。
A类人才在本市工作5年并取得本市户籍后,经市委人才办认定,产权可赠予个人。人才公租房适用于E类人才,租住面积75平方米左右,按市场租金的72%计租。
在支持新毕业大学生住房方面,继续执行3年内普通高校或5年内985、211院校新毕业大学生租住人才公租房,免予资格审核的优惠政策,只需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到公租房项目现场或住房保障部门指定地点直接办理分配入住手续,过渡期内租金标准为2.89元/平方米。目前,西安市共推出上庄村一期、夏家堡、王家棚、向阳沟、红星花园、上庄村二期等6个人才安居项目,共计19100套人才安居房,现已全部分配入住。2018年,计划建设和筹集人才安居房5万套,人才安居货币化补贴覆盖率达到100%。
在货币化保障方面,购房补贴适用对象为A、B、C类人才,补贴标准为购房款的50%,补贴上限按人才层级分别为100万元、70万元、40万元,5年内按年度核发。租赁补贴适用对象为A、B、C、D类人才,补贴标准按人才层级分别为每月6500元、5000元、3500元、1000元,按季度核发,最高补贴5年。全方位满足各类人才住房需求。
记者赵辉
交通建设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保障群众便捷出行
大西安引力无限,近期以来不少外地人才纷纷落户,成为“新西安人”。市交通局以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西安与国内外城市互联互通,尽快加入全球主要交通枢纽城市行列,全面保障群众交通出行。
架起“空中丝路”为大西安铺好腾飞跑道
科学规划保障群众交通出行。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和参与制定《大西安“十三五”综合交通战略规划》《大西安“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规划》等一系列引领性文件,将铁路、公路、航空、轨道交通、对外交通、市域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完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架起“空中丝路”桥梁。西安将打造以向西开放的大型国际枢纽、“一带一路”的航空物流枢纽、西部地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枢纽机场,为大西安铺好腾飞跑道。至2025年,还将实现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年起降53.9万架次,新增40个国际通航点,形成连通国内主要城市和国外50多个城市280多条航线网络,远期适应1亿人次旅客吞吐量。
开建大西安经济区高速环线
加快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加快建设“两环十二辐射”国家高速公路枢纽。开建西安外环高速、大西安经济区高速环线、机场至国际港务区高速专线,扩改京昆高速西安绕城至阎良和西安绕城至涝峪口段、临潼兵马俑专线等重点项目。到2020年,大西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91.4公里,形成覆盖全域、畅接全省、辐射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
普通公路实现升等改造。西安规划“两环十六辐射”市域干线路网,加快国省干线和重要农村公路升等改造,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3个城市副中心、5个城市组团、5个新城和60个重点镇间的市域路网连接,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329公里,建设主城区连通副中心城市和西咸新区的快速路194公里。建成重要农村公路298公里。
2019年全市出租汽车有望达到16088辆
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目前全市公交线路293条,运营车辆8063辆,日客运量366万人次;出租汽车12435辆,日客运量80万人次。2018-2021年西安市将分别开通调整公交线路22条、20条、18条、20条;新增公交车880辆、800辆、720辆、800辆。至2021年,在填补完成85处公交首末站(总占地面积578亩)缺口外,再配建31处公交场站(不含线路首末站),占地面积将达780亩,为保障线路开通夯实基础。
加快出租汽车更新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在全行业推广更新新能源出租汽车的总体要求,市交通局将做好甲醇或纯电动出租汽车的推广更新和奖励工作。预计2019年全市出租汽车总计达到16088辆,达到和满足人才、户籍新政对出租汽车的要求。记者梁璠
高校专访
营造一流发展环境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5月14日,从西安市公安局传来消息,截至当日11时,全市市外迁入401938人,是2017年同期的6.7倍,其中博士781人,硕士研究生11218人,本科126054人,大专80971人,中专技校28856人,各类人才引进17906人。
“吸引人才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去年西安在全国率先实施户籍新政,表明了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吸引人才、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前瞻性眼光。
王树国介绍说,西安交大近年来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在破解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方面做出有益尝试,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我们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借助实施国家人才战略契机,持续推进‘领军学者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王树国告诉记者,目前西安交大已从全球聘请杰出领军学者120余人,引进和培养青年拔尖人才近300人,他们在学校布局的基础学科、战略必争学科及传统优势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为西安市的高端人才引进做出了一定贡献。
“学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创建‘科学家工作室\’等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国际化、创新型用人环境。”王树国特别提到西安交大面向全球招揽青年才俊而启动的“丝路青年学者计划”。据了解,西安交大已成功举办三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研讨会”,依托这个引才聚才平台,吸引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优秀青年才俊来西安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目前已有近220位青年学者提出来校工作意愿,1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40人入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同时,西安交大加快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打造全新的引才聚才平台,预计创新港2020年投入使用后,将集聚不少于2万名研究人员,长期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吸引不少于5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此设立研发中心、技术创新联盟,建成集“校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的“智慧学镇”。“学校将继续推进创新港内涵建设,致力于将创新港建成西部人才集聚的新高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王树国说:“我们的目标不是西安交大自身有多少高端人才,而是要让国际英才都能汇聚到西安来,这样才会营造蓬勃发展的态势,期望能把整个西部地区带起来。”
“当前大西安建设正在加速,需要更多人才参与。西安交通大学大力引导毕业生扎根西部、积极推进‘百万人才留西安工程\’。”王树国介绍说,学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大力宣传西安人才政策,鼓励毕业生在西安就业,2017年在陕就业毕业生1217人,占就业人数的35.17%,其中400多人在西安市的世界500强和国有大型企业就业。
搭建供需平台,依托西北最大的校园招聘平台“中国西安人才市场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分会场”,每年举办招聘会1000多场,接待用人单位3000多家,为西安市其他高校30余万大学毕业生提供精细化的就业招聘服务;同时,依托平台优势,为西安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吸引高层次人才。
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学校与西安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实习生招聘,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座谈,调研等,促进学生与企业相互了解;主动为西安市各区及重点企事业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同时,鼓励学生创业团队入驻西安市众创空间,为地方经济建设助力。
“和东部一线城市相比,西部的人才引进面临更多困难。真正消除这种不平衡,最终还是要靠西部自身的发展壮大。”王树国说:“2017年,西安交大近50%的毕业生,65%的博士生选择留在西部工作,甘心植根于西部创业和发展。也希望更多有志于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贡献的年轻人能投身西部建设。”
记者任娜姜泓
新人故事
被大西安超强的“西引力”吸引而来
——访放弃北上广落户西安的“90后”博士薛书琦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专业的理学博士薛书琦本有留校任教的机会,可在一番对比抉择之后,这位“90后”博士果断“逃离”北上广,一路向“西”直奔西安。他说是大西安超强的人才“西引力”,像磁石一般将他吸引了过来。
“我在北京整整生活学习了9年。”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28岁的薛书琦说,他祖籍甘肃平凉。因为“读书有方”,本科考到了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此后,因成绩优异,他一路被保送硕、博连读。“今年3月,博士毕业时,我的导师希望我能留校。但考虑到北京的高房价、高物价,昂贵的生活成本让我决定‘逃离\’北上广。”薛书琦笑说,在此期间,苏州、大连的一些科研院所、企业也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因为北方人的缘故,他长期关注着西安的发展,深知西安处在“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2021年举办全运会等黄金机遇叠加期。
“按照博士人才引进的最高标准,我现在的单位西安邮电大学给我分配了一套130平方米的住房。”薛书琦坦言,房子的大事解决了,薪资待遇也不错,他就想着落户西安、安家西安,安心搞科研。万事俱备,在西安落户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就是他还要说服女朋友。
薛书琦的女友晶晶同样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不同的是,晶晶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一家国企工作。“晶晶是河北保定人,对西安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前,坐火车在西安中转时,火车站老旧、拥挤的样子里。”薛书琦说,当他顺利应聘到西安邮电大学后,晶晶还特意对西安进行了“摸底考察”。在晶晶搭乘方便快捷的高铁抵达西安后,我们一起去了最近在抖音APP上很火的大唐不夜城、回民街等,这一路走来,让她对西安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也喜欢上了这座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且愿意和我一起在古城安家。
有了女朋友的理解支持,今年4月底,薛书琦在公安雁塔分局小寨路派出所顺利办完了落户西安的手续。他说:“西安高校多、机遇好,目前我正在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作为青年科研人员、青年教师,希望通过努力,为我的工作单位、我所在的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记者樊华
专家建言
人口快速增长
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硬指标
——访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特聘专家、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石英
短短几个月,“新西安人”落户已突破40万,超过过去十年新增人口总和。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特聘专家、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石英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西安在引才竞争中获得的“优异成绩”,首先是西安深入实施户籍、人才、创新创业“三大新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招才引智的成果,但是,又绝不仅仅是“三大新政”作用的结果。过去一年来,西安围绕“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目标,奋力追赶超越,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尤其是“三大革命”的扎实推进,极大改善了城市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西安日益成为名副其实的“机遇之城”,越来越展现出对全球人才人口的强大吸引力。
有人担心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或者加剧“城市病”,石英分析指出,发展中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他说,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化本质上是人口由分散到聚集的过程。人口聚集,会产生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城市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人口规模的竞争。人口规模是人才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动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最终目的。
石英说,人可以自由流动,人选择流向哪座城市,是冲着发展机遇、冲着宜居生活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人口流动,其实是在“用脚投票”,只会流向政策更优惠、前景更诱人的“洼地”。2018年以来40万“新西安人”落户,是一个硬指标,标志着西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预示着西安未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记者李晓莉
新闻推荐
近日,灞桥法院行政庭在审理两件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发现原告方黄某伪造主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最终对黄某作出总...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